我出生在一个农村的家庭,所幸我的姑姑就嫁在本村且就在我家隔壁,我姑父是个老师,我的三个表哥都爱看书,家里有一些书。当我小的时候最大乐趣就是躲在姑姑家看书,非农忙的时候,周末吃过早饭会一整天在姑姑家待着。
每个孩子都有梦想,我也不例外,我的梦想是考上大学,坐着火车去上学,然后再找一份大城市的工作,拥有一个自己独立书房。书房这个玩意是在电视上看到听到的,听起来就似乎是高大上的东西,在农村我没见过,在我县城的亲戚家我也没见过书房,所以年幼的我感觉只有大城市的人才会有书房。
我从小学习很刻苦,从来不用大人督促,只有我妈经常劝我晚上早点睡觉,出去玩会,不要整天学习看书。现在的很多孩子学习不用心,主要是缺少理想。我的女儿也是一样,她虽然说长大了当医生,当科学家之类的,那个只是愿望,不是理想。愿望和理想的区别是,愿望只是想想,理想是一个目标,是一个你为了实现它而主动去刻苦追寻的目标。
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我没有考虑过本省的学校,因为不需要做火车,好男儿志在四方,蝇营狗苟于弹丸之地有什么意思。终于,我坐上了火车去遥远的北京读书,毕业后又从坐着火车一路往南,直到大陆的尽头。工作后,不但经常坐火车,也坐了飞机,儿时的梦想都实现了大半。每次出差火车飞机什么的我都没感到过辛苦,一般都会定个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的景物有种特别的舒心。可能我生就一副流浪的心吧。
当房子装修的时候,我的要求很简单,得给我准备一个书房,不需要太大大,15平方米就好了,装修时还特意做了一个两面墙的书架。搬进去的时候,按类别重新摆放了,我看的书有哲学、古文类,英语类,计算机编程类,网络营销策划类,自媒体写作类,畅销书类。
我一般看书都会简要记些笔记,用彩色细水笔记,一些好的句子,好的想法也画出来,自己持不同意见的观点写在旁边。这些看完的书放在举起手可以够到的地方,没看的书放在随手可拿得地方,专门一格,提醒你这些书还没看。看书就是把书往上转移的过程。每次上面的书多了一本,都有一种特别的成就感。
对于那些不常用的书,我会把它放在最上层,现在那些哲学和古文的书除了四书五经、道德经、增广贤文,其他的都在最上层了,这也许就是束之高阁吧。还有一些英语类的书原本在最上层的,因为今年又想考研,所以又拿到下面。很想什么时候不再为生计而奔波,用那些实用的书把哲学古文类换下来吧。
关于读书与写作我也要说一下,我看了不少简书的作者,坚持日更了200多天,但是文字依旧是每篇一百多字,内容依旧是流水账,这样的日更根本对你没什么帮助。个人进步是一个输入输出的过程,输入就是读书学习,包括看别人的文章。输出就是写作(也包括编程或者动手操作类的技术),如果一个人只输入输出,只会成为两脚书橱,是个书呆子,赚不来钱,只能被人嘲笑。如果只输出不输入,那你的水平不会提高,你的坚持就变得无意义,或者即使有收入,也不能很快提高,那你只是做苦力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入不出和只出不如都是不明智的行为。
以前的时候也买了很多书,有时候收拾东西放在箱子里,很久都忘了看,现在有了书房,看书的积极性更高了。所以对于一个爱书人,一个喜欢学习上进的人,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