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探讨这个问题。
20年前跟老师请教,开始习茶跟同修请教,现在小有心得被请教,因为一路走来,入坑多年,风景见得多了,段子听得多了。所以每每回答,小心而又谨慎,担心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如果讨论美人,一定是多元化的。
娇若春月,灿若夏月,皎若秋月,寒若冷月一样美。弯似黛,圆如白玉盘一样美。
肤如凝脂手如柔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也是美。美的标准又是相似的。
熟茶也一样。
曾有年份说茶汤颜色说茶香说汤感说。
茶汤若血珀红宝石红酒,茶香更丰富,花蜜香兰香白莲香木香樟香坚果香枣香,还有不可思议的药香参香。这些香气,我多多少少影影绰绰喝到过。
我个人的体会,这些奇妙的香气,类似蒲先生笔下的狐仙女,什么时间能遇上,你不知道。走同一条路,书生甲遇得上而书生乙则遇不上。走同一条路,书生甲今天遇得上而明天遇不上。走同一条路,书生遇得上狐仙ABCDE,而书生丙只看到落单的狐仙F,我们叫这类来无影去无踪,既存在又没办法分享的事件称为缘份。
同种口感,有人觉得甜,有人就觉得酸。昨晚茶友深情回忆他觉得最好吃的,是老乡捎来的自家用红薯酿的醋。鸡蛋西红柿加醋加蒜拌凉面条,是夏天最珍贵的家乡味道。
我曾经有过一种叫大普陈香的熟普。2012年份的,饼面全是金灿灿的芽头,淡泡有白莲花的香气,奇妙极了。前几天寻出来,那曾经的白莲花不见踪迹,倒是有了更酽的味道。时易事易,一茶一会。
2003年的龙生熟茶小沱,2015年底我无意间喝出杏仁香,很明白的香气,就是小时候吃了甜杏,拿块砖头砸开杏核,取食的那种杏仁。还因为力道不巧,老是砸碎的那种。那种香,有几天强几天弱,存货不多,年底想起来,不知道再开一个,会不会有这种香气来安慰我这颗怀旧的心。
前几天喝龙生熟普0558,五六道后,出现了药香。这几天感冒,正在喝中药,从茶汤里高相似的口感,颇为神奇。
我曾经在十几年的茶会上喝过一次文物香。那款老茶,被茶主人奉为珍宝。据说辗转易主多次,70年代的茶砖,灰褐色,外包装已被茶渍染得变色,纸皮斑驳。老师很郑重地泡,我捡了一个很好的位子,喝了一口,嘴里有种莫名其妙的味道。而茶主人和闻讯而来的茶腻子们,每个人都赞不绝口。我溜出门,的确,我喝出了点古墓的感觉,皮肤上都是鸡毛疙瘩,全身发抖,汗不敢出。我怕被群起而攻之,不敢说,也说不得。
我记得清楚那年元宵节刚过,天气的冷底子尚在,但街边的柳树已经冒出了鹅黄的芽头,映在金粉似的午后阳光中,很漂亮。我叫了碗米酒汤圆,还有几枚红枣,吃完心神归位。从此养成了存茶的习惯,小仓鼠似的,一点点搬进家。
叶子老师说,其实,辨别一款好茶很简单,没有必要穷追几十年,分析茶山茶树工艺存储。一盏好喝的茶,就是好茶。
如果说好熟茶,无疑,相宜2016和相宜2018都是极好。2016年香醇稳妥,2018年香甜可人。各有各的好。洗茶后第一道茶汤,谷物香明晰,汤色透明油滑,再出汤,甜的底子隐约可见,三道五道,后背有汗意,手指缝间有汗。体感明显,曾经背的《七碗茶歌》如是,两腋清风生。十道以后,甜味增加再加,如同人生苦尽甘来,推窗所见,皆是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