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教学设计-

【课型课时】

    精教阅读课;一课时

【目标确立】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读注释、查字典和老师示范下的模仿朗读,准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查《古汉语词典》、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译读课文,积累文中“诫”“致”等常用文言词语和“书”式文体等文言常识,理解文章大意,理清行文思路。

    3、能结合对诸葛亮的认识和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及作者的殷切期望,体悟语句内涵,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2、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品味文章的语言艺术。

教学难点:

    赏析精彩妙点,理解语句内涵以及句间联系,体会作者情感,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

【策略说明】

    本文短小精悍,词约意丰,字字珠玑,有谆谆告诫之意,含殷殷期望之情。在教学中要达成目标,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采用的主要方法就是“读”,以“读”贯穿课堂始终。当然,“读”的形式得丰富,拟打算采用听读、教读、诵读、跟读、默读、背读,个别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用不同的解读不同的感情去读等多种形式。通过反复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让学生熟读成诵,把握文章主旨,品味文章语言。

教学安排:一多样样朗读训,二品析语言训练,三背记训练,四仿写训练

一、导入

    由“书”导入新课,引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流传千古的书信,就是卧龙先生即诸葛孔明所写的——《诫子书》。

2、破题

    结合注释弄清“诫”“子”“书”的含义。在“诫”“子”“书”三个字上,启发学生提出质疑。提出学习这篇文章的抓手,也就是对应的三个问题:

  (1)告“诫”了什么?

  (2)对“子”的影响?

  (3)家“书”的语言艺术?

二、朗读指导

1.试读、范读,正音断、停

    请学生试读,请学生评价,指出问题;然后范读,学生模仿齐读。再针对其中读得不是很好的个别句子进行重音、停顿、连读等方面的指导。最后再齐读文章,检查指导效果。

2.自由诵读,疏通文意

    自由诵读文章,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找出阻碍文意理解的字词,然后小组合作,最后再全班集中解决大家不能解决的字词问题。落实字词比如“夫”“遂”等,并结合学生的情况,进行学法小结。

3.师生共读,检查文意的理解

    老师用“当诸葛亮告诫儿子……要……的时候,他写道……”的句式提问,学生用原文作答,师生共读文章, 检查文意的理解。

三、诵读积累

1..自由朗读,梳理思路

    在文意疏通的基础上,梳理出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告诫了儿子?”和作者的行文思路,总结出“静”“俭”的重要,在梳理思路的同时,加深对文意的深度理解。

2.选取佳句,读送朋友

    结合你的生活实际,选取一句你最有感触的句子送给自己或最好的朋友

3、了解历史,知晓《诫子书》对“子”的影响

    介绍诸葛亮的写作意图,以故事的形式讲述诸葛瞻的英勇事迹,凸显《诫子书》对诸葛瞻成长的影响,让学生从内容上认识到这篇文章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四、品读文章

1.感受“书”的语言艺术

    从语言赏析的角度,再次诵读课文,选取最喜欢的一句诵读展示,然后展开语言特色的分析,再通过指导,采用个别读、小组读的形式,读出《诫子书》的语言美感来。

2.归纳小结,写句训练。

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

五、诵读文章

    简短的课堂小结后,全班有感情地齐背课文《诫子书》。

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掌握课下重点文言词语;

  (3)搜集家训资料,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理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