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没有人,怎么会闩呢?
他在火头上,把张辽不许擅入民房的禁令都忘记了。抽出火把点旺,照着往里面去。
看见柱子上有灯,他就点燃,看见中间吊着灯,他也点亮,见一盏,点一盏,一直跑到厨房。
把厨房里的灯点着,自己的火把踩熄,对四下一望,只见中间一只三眼灶,上面梁上挂着风鱼腊肉,旁边一只水缸,掀开缸盖一看,火光之下只见水缸里水盛得很满,清澈见底。心想,百姓家里的水总不会有毒了吧!
回过头来,看见劈对灶头有一只碗橱。顺手打开橱门,一股香气直冲鼻子,沁人肺腑,这家伙口水差一点滴下来。原来昨日中午,这家百姓刚刚烧好的菜,诸葛亮传令向樊城迁移,所以来不及吃,放在橱里。
这小兵想,与其到西门外去取水,何不到百姓家来烧饭。一切都有现成的。他好比是老鼠跌进米囤里。刚才进来时怒气冲冲,现在回出来笑容满面。
出大门,钻进篷帐,其他几个弟兄一看,怎么进去兜了一趟,火气全部消光,而且满面春风?便说:“哎哟,我的哥,你刚才上哪儿去了?”
兵甲:“嗨!我呀,到老百姓家里去了。”
兵乙:“哦?民房里怎么样?”
兵甲:“嗨呀,老弟啊!民房里真好,什么都有。就说水吧,根本没有毒。我说咱们还是到民房里去烧饭吧!”
此时的曹兵们对张辽都有点不服了,特别是鹊尾坡上白白死了几千弟兄,大家都很怨恨。
所以,听这个小兵这么一宣传,众人立即附和道:“好啊,到民房里面去!”
“对,走走!”
边上军政官一听,连忙喝住:“不行!先行将有令在前,不准擅入民房。你们要到老百姓家去烧饭,我去禀报先行将!”
那个刚才闯进民房的曹兵一听,你去禀报张辽,我们非但不能进民房,恐怕我的脑袋都要不保。事到如今,我也豁出去了。“唰”地抽出腰刀,往地上一插,楞眉暴目:“谁要去禀报先行将?哪个敢去禀报先行将,老子就先宰了他!”
军政官一吓,两条腿立即缩住。这个曹兵从地上拔起腰刀,拍拍旁边几个弟兄的肩胛:“来,我的哥,咱们走!”
“走!走!”六、七个曹兵,篷帐一掀,钻到外面,直往百姓家里闯进去——实际上这种情况不只是这一处。被你张辽这条命令一下,激起了曹兵的愤怒,许多弟兄都公然违令,进入民房。
所以,等到军政官去禀报张辽,文远得悉时,外面已经半城是火了。
曹兵们纷纷进入民房,起初只是为了烧饭,这倒还情有可原。然而,一到里面,这班家伙的良心就坏了。他们想,今天违抗了军令,被张辽知道,性命不保,看来只好开小差,回老家去了。
所以,横下一条心,闯进百姓的上房,一看箱笼重重迭迭。拖下一只箱子,掂掂份量很重,上面有锁,他们也不用钥匙,抽出腰刀,将锁劈掉。
打开箱子一看,里面金银细软当然没有,百姓带了跑了。但衣服不少,男女老少、春夏秋冬的都有。
曹兵们把自己的号衣号裤卸下,把箱子里的衣服穿到身上,不管三七二十一,尽量一件一件套上去,也不分什么单棉、男女了。
有的家伙在皮袄外面罩了件夏衣,有的把女人的红裙都系上了身,裙上有珮环金铃,一走动就铃铃发响。“嗨,倒有趣!”这家伙象巴儿狗那样,还有趣呢!
有的最后把号衣号裤罩在外面,有的实在绷不上去,干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