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卖饧声里日初长,春满闲庭花事忙。
楼外软风莺梦暖,篱边疏雨蝶衣凉。
碧桃重似垂头睡,红药残如半面妆。
看尽韶光应不倦,题诗长倚小回廊。”
陈长生一边听着从小巷子里传来的卖糖声,一边坐在庭院的一角看着被风微微吹动的碧桃和地上稀稀落落的红花,仿佛觉得满园的春色看不尽一般,格外的轻松悠闲。
“秋谷——”,忽然听到有人在背后温和的唤着她,长生转身看去便微微一笑,轻声回道:“琴柯。”
(二)
陈长生,字秋谷,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闺阁文学家族浙江归安叶氏的一员,也是著名的“随园女弟子”之一。其兄长陈端生便是《再生缘》的作者。
相比封建社会中其他的女子,陈长生的爱情却是顺利而甜蜜的多。其丈夫是清代广西巡抚,亦是著名闺阁文学家族浙江归安叶氏,名绍楏,字琴柯。陈长生在懵懂年少时嫁给了尚不相识的他。
出嫁时,她因为离家的不舍和对这段婚姻的陌生而流泪,豆大的泪水滑过脸庞,打湿了她的衣襟,却让她面前这位如玉少年多了几分柔情与怜惜。因此,在大婚之夜他就和衣而睡,没有动怒。
旦日,她犹豫的轻声唤着他。
“叶郎……”“呵呵,娘子还是叫我的字吧,琴柯。”叶绍楏弯起嘴角,朗声回道。
“琴柯……”
“那娘子的字是什么呢?”“秋谷……”长生喃喃。
(三)
婚后的长生渐渐地开始了解了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叶家儿郎。此时,陈长生听闻随园老人袁枚要教习女弟子,便有意要拜于门下。但女子抛头露面自是不妥而且长生又怕夫君不喜,便去征求夫君意见。
其实长生早已做好了夫君不同意而就此作罢的打算,却不想他欣然接受还柔声鼓励道:“归安叶氏本就重视文学,所以叶家儿女从小就要学的诗文。娘子并不差,喜欢诗词为何不去呢?”此时,长生心中就如同一颗石子丢进了水中,泛起点点涟漪,久久不能停息。
“君子如玉,温润而泽”形容的就是他吧。最后,夫妻两人也终归是相濡以沫,坦诚以待。
后来叶绍楏上京赴试与长生分离数月。长生蹙着眉看着院子里已是晚春的景色。随后便执笔书写,诉尽满腹相思——
“频年心事托冰纨,絮语烦君仔细看。
莫道闺中儿女小,灯前也解忆长安。”
无尽的相思与情意,让远在京城的叶琴柯,不由的面露笑容,心中亦有融融的暖意。将一切事务安排妥当后,叶绍楏便急切的驾马向着隔着千山与万水的娘子赶去。
当他问她可否愿意与他北上时,她婉转笑道:“弱岁成名志已违,看花人又阻春闱。两上春官;以回避不得与试。纵教裘敝黄金尽,敢道君来不下机?”
即使你黄金散尽,裘衣破败,我又怎么会不来接你?即使你要北上,我毅然随你而去,只要有你在,四海皆是家。
(四)
后来,他们携手走过江南的朦胧烟雨,踏过齐晋的雄浑关河。他给她绾青丝画黛眉,她给他做羹汤持家务。他们一起度过春夏与秋冬,一起去面对人世的繁华与沧桑。
许多年后叶家的儿郎,长生的夫君叶琴柯还是辞别了人世。陈长生在余后的时光中无数次的想起了他们大婚当日她委屈而哭,他的温柔体贴;想起了随他北上,携手同行的温暖岁月;亦想起了当年那首她向他表露心意,直白大胆的《懊僳曲》——
“春花如女儿,年年颜色好。
君爱春花开,莫厌春花老。”
相濡以沫,许你一世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