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31
《80/20法则》 The 80/20 Principle 【英】 理查德·科克著
80/20法则之于生活——少工作,多赚钱,多享受生活
从现实生活开始,做一个用80/20法则思考的人
80/20思维法引人深思。当下流行的思维方式总是强调立即行动,缺乏思考,导致行为支配思维。80/20思维者,不急于采取行动,而是先静心思考,领悟出一些东西后再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即针对有限目标集中采取行动;同时做到处事果断并富有成效,即投入尽可能少的精力和资源追求完美结果。
80/20思维法不因循守旧。80/20的力量在于它依据非传统观念行事,这就要求我们弄明白大多数人做事方法不当或者没能发挥出全部潜力。如果你的见解没有超越传统,那说明你还没用80/20思维法。
80/20思维法追求享受生活。80/20思维法崇尚快乐,他认为人生在世就要享受。要花时间和自己最喜欢的人相处,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把大部分休闲时间花在那些最有乐趣的活动上。
80/20思维法具有战略性特点。专注于少数能给我们带来优势的事物,有计划以及有决心和毅力执行计划。
80/20具有非线性特点。没有事情可以用单一原因解释,没有事情是无法避免的,没有事物会永远处于平衡状态而不发生改变。不要寻找原因,尤其是失败的原因,想象并创造出一个让自己既开心又有活力的环境。
80%的成就和快乐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20%的时间里,这部分时间还可以大幅度扩展。
一些80/20思想:
我们的生活深受某些或好或坏事件与决定的影响
事情的发生总是有一些主要原因。
每个人都能取得一些成就,但秘诀并不是努力,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
很少有人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目标。不要平均用力而是抓重点。那些最有成就感的人也是最会取舍的、最有坚定意志的人。
合理支配金钱。
很少有人认真思考如何获得属于自己的快乐。
2.时间革命
假设,20%的时间取得80%的成就,80%的快乐时光出现在20%的生命历程中。
我们做的大多数事情都没有太大的价值
我们的一小部分时间比其余时间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按照上述原则,我们应果断采取行动,不必纠缠于细节,要更高效地运用时间。
如果我们能好好利用这20%的时间,就会发现这20%用之不竭。
社会已经分化出两类人:一类人很有钱却没有时间来享受,而另一类则有时间但是没有钱。
80/20时间管理法。
80/20法则视时间为朋友,而非敌人。
80/20法则认为要减少行动,因为多行动势必少思考。
时间——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我们应当坚守生命中最珍贵和最有价值的20%——我们的个性、能力、友谊、甚至有形资产,并且有意识地培育、发展、深化这20%,以增加我们的效率、价值和快乐。
引爆时间革命:
思想上的飞跃:转变付出必有回报的观念。努力工作的回报很低,独到的思想和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为我们带来高额回报。挑一个“高效而懒惰”的人做自己的保护神。
抛弃罪恶感。20%的人不仅占有了80%的财富,而且享受了工作中80%的乐趣。那些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必然也能享受到工作的乐趣。80/20思维法鼓励人们追求高价值或高满足感。
从别人给你强加的义务中解脱出来。如果用了八分力只有两分收获,那么我敢说,这八分力也是为了完成任务不得已而为之。成就最多的20%的人都是为自己工作。
突破传统时间观。我们可能不愿意把自己最宝贵的20%的时间花得循规蹈矩:花在实现他人对你的期待上,花在你很多人都会做的事情上,花在遵循传统观念认定的行为方式上。实际上应该思考是否有必要。
找出能给你80%的20%。
增加那20%的最有效的时间。
取消或减少低价值活动。
低效时间运用法:
别人要你做的事,循规蹈矩完成的事,你不擅长做的事,你不喜欢做的事,总是被打断的事,如你所料已经花费两倍时间去做的事情,与不可靠或者办事效率低的伙伴一起做的事,可预期进程的事,接电话。
高效时间运用法:
推进人生目标的事,一直想做的事,符合80/20时间结果关系的事,用创新法做那些能大幅节省时间或(且)提高品质的事,他人告诫你不可能完成的事,他人已经在其它领域取得成功的事,运用自己创造力的事,别人可以替你做而降低自身工作强度的事,和那些已经超越80/20时间法则、以独特方式运用时间的合作伙伴共同做的事,千载难逢或稍纵即逝的事。
3.幸福的习惯——找出最幸福的时光并使其尽可能地延长,找出最不开心的时光并使其尽可能缩短。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曾经指出,“当焦虑、悲伤或愤怒等情绪出现时,我们并非束手无策……我们可以变换看问题的角度来改变心情”。
幸福的七种习惯:
提高情商,寻找快乐。自我激励、百折不挠;控制冲动和延迟满足;自我调节情绪和防止困扰情绪影响思维能力;以及富有同情心和充满希望。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增强积极思维、驱除消极想法之道。
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使自己更快乐。
改变自我认知使自己更快乐
改变境遇使自己更快乐
调整交际圈
避免身陷麻烦
保持快乐的日常习惯
锻炼身体
做“脑体操”
培养“精气儿神”
帮助其他人做点事
与朋友们欢聚
自我激励
自我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