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差异谋发展 线上线下巧衔接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各地学校都已按下了返校复课的重启键。从这段时间的教学和检测情况来看,相信每个老师都已明显地发现,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我们预想的相差太多。除少数“优秀学生”外,其余大多数学生对于学过的知识几乎都是一知半解,根本不用谈灵活运用了。面对着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样正确地组织线下教学,切实做好线上与线下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巩固线上教学成果,实现教学的平稳过渡呢?通过这几天的实践和思考,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摆正心态,正视差异。
全面复课后,每位老师都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和情绪挑战。这种挑战,一方面来自于学业压力,一方面来自于学生。
1、精心编制摸底试卷,全面摸排、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3个月的线上学习,虽然每天我们都按照课时进度进行了直播讲解,布置的作业也都及时地进行批改,但学生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学习过程不易被教师掌握。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测试,全面了解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为线下教学积累第一手资料。作为诊断工具的摸底试卷,其命题就十分重要。命题宜宽,要能够比较全面的涵盖前期线上学习的内容;命题宜细,要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命题宜活,要能够体现知识点蕴含的策略和方法,考察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运用情况。
例如:六年级“圆柱和圆锥”一单元,既要考查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够正确地进行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又要了解学生对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程度。比如“圆柱的体积”这一知识点,不能仅止步于让学生能根据公式进行计算,还要让学生明白这一公式的来龙去脉,在推导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并通过对圆柱转化前后的对比,发现表面积的变化规律。
另外,由于此部分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也可以通过创编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比如:选择合适的材料做圆柱形水桶的问题,用长方体盒子包装圆柱物体的问题等。
另外,也可以适当丰富摸底的形式,除了纸笔测试,还可以安排口头表述、操作演示等。例如:求装水的瓶子的容积的问题,历来都是圆柱体积的经典题型,在以往的教学中,经常见到的是给出瓶子正放和倒放的一组图片(见下图),根据图中的信息求瓶子的容积或者求瓶内水的体积。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将题目稍加变化,只给学生提供一个没有装满水的瓶子,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求出瓶子的容积,并介绍自己的方法。这样,学生要解决此问题,首先就需要调动生活经验和学过的知识,经过自己的思考、操作和计算来解决问题。这样就便于教师全面准确地了解学情,也可以促进学生系统回顾梳理建构知识体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当“复习”这个慈善的母亲变成了狠毒的后娘时,学生被迫在一天或几天之内做完几个星期或几个月所做过的事情。这样,大量的事实和结论压顶而来,使学生的脑子乱成一团。因为这时他不仅要复习一门课程的材料,还要学习其他课程!于是,不可能进行正常的脑力劳动,弄得学生精疲力竭,伤了身体。
因此,作为学习之母的“复习”不应该变成后娘。
看到这段话,想到了这周复课后的情况。受疫情的影响,全国上下的学生都在这个超长寒假进行了将近3个月的网课学习。作为线上授课的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明显地感受到这种“线上教学”的学习效率远不如班级授课。然而复课这一周的上课情况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之前的线上学习,学生的学习效率几乎是0,特别是中等程度的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管教,自身的自律性又不强,这几个月的网课无疑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巨大的诱惑,但孩子毕竟是孩子,面对着网络中形形色色、层出不穷的广告、游戏以及同学们的聊天,他们很难抵挡住这些诱惑,于是,一大批中等程度的学生,学习一落千丈,最终滑落成了学困生。
通过这几天的教学,我们已明显地发现,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我们预想的相差太多。大多数学生对于学过的知识一知半解,根本不用谈灵活运用了。面对着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样正确地组织复习,有效地做好线上与线下的教学衔接,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呢?
2、结合学科特点和试卷完成情况,科学分析,聚焦学生学习的薄弱处、困难处。
3、巧打组合拳,优化教学设计。
4、探寻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融合的切合点,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日记本
赞
小礼物走一走,来简书关注我
赞赏支持
相关推荐
我们该为性买单吗?
阅读 5027
研究生的我,回去被小学同学嘲笑
阅读 21675
付出是有回报的
阅读 20791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2020年第8周阅读复盘
阅读 2205
干货|公众号每天收入100,真的很容易。
阅读 8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