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可能很给理解,为什么中国古代的统治者相信,只要制定了本朝的音乐制度,尤其是制定了“黄钟”这个音高标准,便可以“天下大定”?但这的确是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中“最中国”的一件事。周公建立了西周的礼乐制度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新的政权建立之后要做的第一件国之大事,便是“制作礼乐“。先要制定“黄钟”的音高标准。不仅如此,这个吹出“黄钟”音的竹管(玉管)还是制定国家“度量衡”的标准——以黄钟律管长“九寸”来定“尺”的长度,这是“度”。“量”指的是容积,在农业社会里,量器是最常用的计量工具。汉朝的量器分为龠、合、升、斗、斛。“衡”指的是重量,汉朝权衡分为铢、两、钧、石。将黄钟律管里装满“黍”(小米),倒出来后称,其体积和重量,就是量器和衡器的标准:其容积为1龠;1龠中黍的重量为12铢,即半两。将黄钟律管作为“度量衡”的标准器。
——(本段摘自《中国人的音乐》序曲:音乐,人类伟大的发明(田青著,中信出版集团)
以书为鉴:没想到,音乐的粮食最初的关系是那么的紧密。古代的统治者相信,制定了本朝的音乐制度,便可以“天下大定”,那是指精神层面的“大定”。要真正的让天下百姓大定,还得让天下的老百姓在物质上先吃饱肚子,于是,便以乐器黄钟的容积为标准,制定了粮食的量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