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外婆家的隔壁住着一个小女孩,她没有妈妈,只有姐姐。每次去外婆家,总会听到一个小女孩的哭声,“姐姐,姐姐……”。其他小朋友感到害怕或者难过的时候,会本能的喊“妈妈”。而她只有姐姐。
她叫陶子,尚在襁褓中的时候就没了母亲,上面还有一个年长好几岁的姐姐,中间还有一个哥哥。姐姐,既是姐姐,也是妈妈。除了照顾自己,呵护弟弟,还得照顾年幼的妹妹。 陶子的父亲对她极好,尽量弥补没有母亲的缺失。但作为一家之主,父亲要赚钱养家,常常不在身边,周围的邻居听到她的哭声,也都会应答,安慰几句。
我曾经在外婆家住过一段时间,因此认识。她常常一个人,周围的小朋友不是很喜欢跟她玩,而我又不认识其他人,所以我们经常一起玩。我有了小伙伴,外婆也很高兴,经常给我们一些糖果,有时还给我们做好吃的糯米团子。我们会一起玩泥巴,踢毽子,折纸飞机……陶子折的纸飞机总是飞得老高,老高。让人羡慕不已。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后来妈妈接我回家,我们就再没机会在一起了。
缘分就是这么奇妙,初中的时候我们竟成了同学,我们变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她告诉我,她没有上过幼儿园,但她会唱很多好听的歌,都是她哥哥教的;她姐姐对她很好,但是不高兴的时候也会凶她,打她;她爸爸这么多年都没有再娶,是因为她外婆担心后妈对他们不好……
她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女孩。
初中毕业,我如愿上了高中。而她去外地读了中专。高中虽学业压力大,但我们时有书信往来。那个时候的我们没有手机,更没有微信,所有的问候与关心都化成文字通过一枚枚精致的邮票传递。书信的开头必是“亲爱的陶子:展信佳……”。我们聊学校的奇闻趣事,也聊生活中的烦恼与苦闷。
时间在漫无声息中过去。突然有一天,她用学校的公用电话打到我家里,说需要100块钱,问我能不能借她。当时我一个星期的生活费就是100块钱。我说,我可以跟我妈妈借。我信誓旦旦地跟妈妈保证,这个钱是我借的,我一定会还的。一直到学期结束,放假了,陶子也没再提起这100元。再后来,也许是时间太久,她不好意思再提起。也许是真的太久,她忘记了。从此,她便没有再联系我。
多年后,母亲还跟我抱怨:“当初我是怎么跟你说的?你还不信,非说要还我,不过你们之间是有感情的,然后你就看不到人家身上的缺点……”我只笑笑,不做声。
我相信所有的相聚都是缘分。缘分到了,我们就在一起,缘分尽了,我们便分开。听说,她现在在另一个城市,已结婚生子,生活得很好。这就够了。人生旅途,有些人注定只能陪你走一程。只要曾经真心相对过,就没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