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杂谈》札记0316

        怎样读。一方面是语句的条理、气韵等的吸收储藏;另一方面是时间、读物等的安排。

       思路内部有自然联系,语言内部也有自然联系。这种联系虽然近于熟套,却有它的大道理和大作用。所谓大道理,是合乎思想和语言的本然条理;所谓大作用,是顺着这个路子想,顺着这个习惯表达,读者慧感到清晰自然,点头称善。反之,你偏偏离开这个路子想,离开这个习惯表达,读者一定会感到离奇古怪,莫名其妙。因此,学作文就不能不用大力量求熟悉这个熟套。怎么熟?主要是用正确的方法读。

      所谓正确的方法, 由要求方面说是了解文字意义之外,还要把文字所含的思路条理和语言条理印入脑中,成为熟套的一部分。想做到这样,就必须全神贯注地或说一面吟诵一面体会地由慢而渐渐地读若干遍,直到熟了,能尝到其韵味为止。一面吟诵一面体会是旧时代读书人练基本功的方法。做法是这样,读的意思完全明白了,不可放下不管,还要读,起初要读慢些,出声不出声均可,但要字字咬清楚,随着词语意义的需要,有疾有徐,有高有低,口中成声,心中体会思路和语言的条理,尤其是前后的衔接。这样读两三遍,熟些了,放下,过几天,再这样读两三遍,随着体会的渐变为容易,速度可以稍快。过几天,再。。。直到纯熟,上句没读完,下句像是冲口而出为止 。像是冲口而出,这是语言的熟套已经印入脑中,到自己拿笔自然就不会不知如何表达了。这是精读法。当然只有读上好的,练基本功才这样,不能篇篇如此,有些读物宜于泛览。现在不少人是看而不读。看,浮光掠影,甚至语句怎样联系都毫无所感,自然不能学到前人的熟套。心中没有熟套,及至有文要做,自然会感到思路不清,辞不达意。学作文,必须先学会精读。这也许不是省事的办法,但它决不是既无味又无效的办法,只要按部就班,持之以恒,渐渐就会兴趣增长,积累增厚,总有一天(多则三年五年),会获得水到渠成之乐。

       读的时间、读物怎样安排呢?时间的安排,原则是,分比合好,多比少好。读物的安排,总的原则是先易后难,先少后多,先主干后分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精读一篇文章,除了要了解文字的意义之外,还要把文字所含的思路条理和语言条理印入脑海中,成为熟套的一部分。 想做到这...
    击文阅读 1,032评论 11 44
  • 虽然一直觉得自己算是文学爱好者,也一直在坚持读书,但总没办法成为一个会写文的人。身边也有很多朋友,每天都在热情的读...
    Aqinzhang阅读 548评论 0 0
  • 我是细雪,森林书店是我这一生收到的最美好的礼物。 我无意之中爱上了读书,不是那种闲下来再读的喜欢。它是我最愿意做的...
    细雪如烟阅读 2,962评论 49 97
  • 断断续续将张中行所著的《怎样作文》于今日读完。合上书,首先刻入脑海中的是“多读多写”。 (一)多读 (1)...
    d6245982995e阅读 362评论 0 0
  • 安徽省安庆市四照园小学 江小琴 我是12月初加入“星星点灯”微信群的,那时我们班的《日有所诵》已快读完...
    琴子老师阅读 3,905评论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