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朋友都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但城市的孩子却很少有见过蝌蚪的,面对孩子们的好奇心,老师们决定为孩子们解决这一难题。
就在今天下午,老师为孩子请来了一群“小黑精灵”,班里一下炸开了锅,“哇,小蝌蚪!”正在就餐的孩子们兴奋的说,按耐不住地想要跑过去看看我们的“新客人”。老师答应小朋友,等吃完饭让小朋友好好观察一下我们的“小蝌蚪”。
晚饭后,老师发现好几个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地跑到放小蝌蚪的架子旁,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与小蝌蚪聊天。
“你看它的头圆圆的……”
“我看到它的尾巴尖尖的……”
“我看到了一只最小的蝌蚪,它是小蝌蚪宝宝……”
“那这只是小蝌蚪妈妈吧!”
看到孩子们对小蝌蚪这么感兴趣,我提议让小朋友来记录下小蝌蚪的模样。孩子们开心的答应了,并自己拿出了美术本和画笔。
在画的过程中,老师一声不吭,认真观察着孩子们,孩子们边画边说:“嗨,小蝌蚪!我是XX”
“我画的蝌蚪正吃食物呢。”
“老师,你看我画的长长的蝌蚪尾巴。”
老师发现小蝌蚪的尾巴弯弯曲曲,疑惑的问:“它的尾巴为什么是弯弯曲曲的呢?”
“因为它正在游泳,从水里看它的尾巴就是弯弯曲曲的呀!”
往日爸爸妈妈来接宝贝时,孩子们会飞快的扑进爸爸妈妈的怀抱。而今天看到爸爸妈妈到来时,孩子们却没有离开座位,而是继续完成自己的作品。直到结束,骄傲地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画的是什么。
“妈妈,你看!我画的这是小蝌蚪宝宝,这个是蝌蚪妈妈。”妈妈指着另外一只大蝌蚪,“那这只是蝌蚪爸爸喽,肚子大大的是爸爸。”
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启发孩子们大胆的想象,随心所欲的,不受限制的画自己想画的东西。其实,画画是提高孩子想象力的一个很好的办法。画画可以表达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可以表达和发泄情绪。
在画画时,每个小朋友想法不同,呈现的画也不同,没有像不像、好不好之分。作为老师和家长,更多的应是鼓励孩子,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才能了解到他们心中世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