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
则,以海贝、蛎蛤(lì gé)之属,
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
则者,量也,准也,度也。
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
若好薄者减之,嗜(shì)浓者增之,故云则也。
水方:
水方以椆(zhòu)木:槐、楸、梓等合之,其里并外 缝(fèng)漆之,受一斗。
漉(lù)水囊:
漉(lù)水囊,若常用者,其格以生铜铸之,以备水湿,
无有苔(tái)秽(hùi)腥涩意。以熟铜,苔秽;铁,腥涩也。
林栖谷隐者,或用之竹木,木与竹非持久涉远之具,故用之生铜。
其囊,
织青竹以卷之,
裁碧缣(jiān)以缝之,
纫翠钿(diàn)以缀(zhùi)之,
又作绿油囊以贮(zhù)之,
圆径五寸,柄一寸五分。
瓢:
瓢,一曰[木羲](xī)杓(xī sháo)。
剖瓠(hù)为之,或刊木为之。
晋舍人杜毓(yù)《荈(chuǎn)赋》云:“酌(zhúo)之以匏(páo)。”
匏,瓢也,口阔,胫薄,柄短。
永嘉中,馀姚人虞洪入瀑布山采茗,遇一道士,云:“吾,丹丘子,祈子他日瓯(ōu)[木羲](xī)之余,乞相遗(wèi)也。”
译文:则,用海中的贝壳之类,或用铜、铁、竹做的匙策之类。则是度量标准的意思.一般说来,烧一升的水,用一”方寸匕”的匙量取茶末。如果喜欢味道淡,就减少茶末;喜欢喝浓茶,就增加茶末,因此叫则。
盛水盆,用椆、槐、楸、梓等木制作,里面和外面的缝都用漆封填,盛水量一斗。
漉水囊(滤水工具),同常用的一样,它的骨架用生铜铸造,以免打湿后附着铜绿和污垢,使水有腥涩味道。用熟铜,易生铜绿污垢;用铁,易生铁锈,使水腥涩。隐居山林的人,也有用竹或木制作的。但竹木制品都不耐用,不便携带远行,所以用生铜做。滤水的袋子,用青篾丝编织,卷曲成袋形,再裁剪碧绿绢缝制,缀上翠钿作装饰。又做一个绿色油布口袋把漉水囊整个装起来。漉水囊的骨架口径五寸,柄长一寸五分。
瓢,又叫[木羲]、杓。把瓠瓜(葫芦)剖开制成,或是用树木挖成。晋朝杜毓的《荈赋》说:”用瓠舀取”。瓠,就是瓢。口阔、瓢身薄、柄短。晋代永嘉年间,余姚人虞洪到瀑布山采茶,遇见一道士对他说:”我是丹丘子,希望你把瓯、[木羲]中多的茶送点我喝。”[木羲],就是木杓。现在常用的以梨木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