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过拼图游戏吗?就是将一堆被拆分并打乱的小碎片,通过颜色、形状、图案等不同的内容拼成一张完整的、有意义的图片。
玩拼图游戏的过程其实和我们的大脑组合知识的过程非常像。《学习之道》中说,要熟练地掌握数学和科学知识,就要创造一些概念组块——就是是通过意义将分散的信息碎片组合起来的过程。
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中,有一位从选手到导师的王峰,能够1小时正确记忆2280个无规律数字,用24.22秒记住一幅扑克牌的顺序。
他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就是将这些无规律的数字拼接成概念组块。例如,他将6398这4个数字的数字串编码为一只香蕉(63)和一个和尚(98),在心理上把它们放在一个罐子中。
然后在心里默念:罐子里有一只香蕉,和尚把香蕉折成两半。当列表中的数字串被念出来,王峰就像在心理上沿着地图上的路线依次旅行一样,回忆起那些数字对应哪些图像,然后将图像再转换成相对应的数字。
他的记忆过程就是通过意义将分散的信息碎片组合起来的过程。书中给我们介绍了组块活动的三个步骤:
1. 进行组块的第一步,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组块的信息上,这需要专注思维。
2. 组块活动的第二步是理解。要把基本概念打包成组块,首先要理解这个基本概念。
3. 组块的第三步,是获取背景信息。你所看到的将不仅是如何进行组块,还有何时何地使用它们。
获取背景信息需要有大量的练习,就是要训练跳出初始问题,用更宽广的视角看问题的能力。
王峰在建立记忆组块之前必须要先经过大量的练习,让他不仅能了解组块的用武之地,也能清楚它何时派不上用场。
《学习之道》中说:这种学习和训练要从“以上至下、从下至上”两个方向来进行。
从上至下是“纵览全局”的过程,这一过程能让你看到知识在宏观图景中的位置。
从下至上是组块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的练习与重复可以帮助建立和加固每个组块。
这样如果你需要信息,就可以轻松地从记忆中获取。两个过程对熟练掌握学习材料都有重要作用。
王峰通过这种构建组块的大量练习,将数字串写入自己的长时记忆中,并与已经保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物体之间创建联想,远远超越了短时记忆的局限,成为了让人惊叹的“最强大脑”。
了解了记忆组块的原理,如果我们也能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足够大量的刻意练习,从理论上来说,每个人都有成为王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