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曾告诉过自己不要再养鱼,可是又继续养了,这是来这里后的第三次养鱼经历了。第一次,两尾小草鱼儿,是先是一尾死去,紧接着我忘记了第二尾,当再次想起来时,发现都已经找不到尸体了。第二次,是一个学生送我的两尾一大一小的小鲇鱼儿,当时他用一个很大的塑料瓶拎来了学校给我,我当时一直记着上次的养鱼经历,害怕由于自己的照顾不够,养不活它们,就在送我的第二天一早就将这些小鱼放生了,可依然留下了瓶子留做纪念。
这次的养鱼纯属巧合,五一小长假前一天,突然发现一个塑料桶的水都已经发绿了,上面漂浮着些翻着眼白色肚皮的小草鱼,散发着些腥臭味,可发现在如此恶劣环境中依然有几尾小草鱼儿时不时探出头。于是一股想养这些小鱼儿的情感驱使着我将桶里的水倒了出来,救出了这些幸存的小鱼儿。刚好用之前留下做纪念的瓶子来给这些顽强的幸运儿们做了一个新的家。数了数一共四尾,安顿下来后的第二天就过小长假去了,临走之前还在考虑等过完九天假回来,它们还会活着吗?
如今,这几尾小草鱼儿已经在这个新的“家”里面活了有小半个月了,充满着活力,很有生机。今天中午驻足观看了好一会儿,边看边想了想这些鱼儿的鱼生,它们以后有机会去到大海吗?它们以后会长大吗?还给它们起了名字,最长的那尾,体长约有三四厘米,就叫它大白吧,再小一点的叫它二王,老三呢,想到了沈从文先生小说中的一位女主人公,就称呼它三三,还有最小的那一尾,体长还不到两厘米,就给它起名为小小。现在只能从体长来判断它们,毕竟自己没有“显微眼”呀!如果可以的话,给自己一个任务,找出它们除体长之外的一个特征便于区分。
在驻足观看的那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鱼儿天天睡觉吗,它们是怎么睡觉的呢?我没投入什么鱼食,鱼儿天天是只喝水维持生存的吗?这些鱼儿明年可以长多大呢?如果长不大的话就再也长不大了吗?它们的鳍一直在摆动,不累吗?如果停止摆动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还不禁想到了我学动物学的表弟,上次联系时还说到自己以后学科分方向时准备学习水产养殖呢。也许这些疑问以后可以像他来请教,发现了自己的这些疑问后,不禁感慨原来自己还残留着对这个世界的些许好奇心。一直观看着它们,时而奋力游到水面,从嘴里吐出泡泡;时而从上面俯身快速冲向瓶底;时而悠闲地从上方挥动着鳍缓缓降落;时而冲撞一下透明的塑料瓶身;时而在底面的石头周围游荡……
看得有些入迷了,鱼儿带给了我快乐,有些明白宠物对于人的宝贵意义了。也许从自然法则来说,这些饲养,圈养行为可能对动物来说,使它们远离了自己的原生环境,慢慢改变了本真,渐渐被驯化了,可是有一点是不会错的,它们受到了来自人类的“爱”,不管是否是它们所渴望的爱,不管这份爱中包含了多少罪恶和不堪,“自由的丧失”“人类的自私”“性命的丢失”……它们和人类曾有一番共同度过的时光。
祝愿我的大白,二王,三三,小小都好好的,在这段旅程中,陪着我度过美好的时光。
(19.5.8 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