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帖子,黑底白字的招牌搭配路边一排整齐的小白花,好好的面馆简直变成了“灵堂”。网友调侃说晚上想进去吃一碗正宗黄鱼面,估计都要鼓起巨大的勇气。
美学家张世英说:“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
大家对美的麻木、对实用性的追求、美学教育的缺失,使大家渐渐失去了审美能力。
今天带大家看看,到底是哪些东西在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
(有补充的地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01城市传媒的影响
在国外的一些城市,对传媒追求是简约而不简单,材质的质感,大小比例都有一定的讲究和特点的要求。甚至对投放广告的品牌方都有一定的要求,并非所有小众品牌都能排上档期的;商铺的广告牌也是井然有序。生活在这样一个城市的人,对美对认知会差吗?
反观中国,我们所能看到的广告位,简直不堪入目。甚至有些地方的高速收费站出路口可以说是广告海,毫无秩序,乱七八糟。材质用料也是非常劣质!来个小台风就能把这广告位吹的天翻地覆。
随着众多品牌发展的需要,国际品牌陆续进入中国的一线城市,某些商场的装潢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了,或许是在这些国际品牌的影响下,中国一线城市有些商场的广告传媒也提升了不少!但即便如此,商场周边还是比较糟糕。
02教科书的影响
先来看看我们的课本封面。
左边封面插画浓浓的廉价味道呼之欲出,作为新时代的课本,除了纸张和开本外,从整体设计、排版到插画,艺术水平几乎全面倒退。
中国人从小就是看这样的东西长大的,这个审美如何提升?没有什么书比教科书更能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基础文化和审美。
来吧,一起洗洗眼睛,看看国外的教科书是什么样的。
03人与人的相互影响
大部分中小型的中国企业、创业者,很多时候都接受不了或不敢尝试新鲜都东西。关于设计,喜欢跟风,但往往跟风又跟不上节奏,总是跟了一些过时的风格。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老板,喜欢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美或不美。甚至有的老板跟设计机构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给你钱,你按我意思设计就好了。”
而对于很多设计机构来说,为了盈利,不会太坚持设计的原则和理念,客户说了OK,拿到自己的相应的设计酬劳,就是最终的目的。这样的形式导致很多设计机构都陷入一种没有办法挽回的局面。设计公司需要生存,该坚持的理念就放低了标准,这让大批非设计专业的人踏入这个行业,因为只要有设计师,会用设计软件的就可以踏入这个行业。虽然中国还是有坚持自己原则的设计机构,出品也非常不错,但是也很难改变整体糟糕的现象,这也是影响中国人审美的重要因素。
04短视频的影响
这些年短视频的崛起,不得不说多亏了大多数的无聊、幼稚、低能、低俗当搞笑的内容输出者。抖音快手的崛起,恰好说明中国的普遍国情!这两年火了一类视频,叫“土味视频”,这类视频在快手居多,大多数是东北人。由此微博又衍生了此类视频搬运工的营销号,B站也开辟了专门的土味专区。这些内容的火爆好像就成了理所当然的高级、有逼格。
有一次,摇滚歌手郑钧在节目上说:排行榜上的歌都是屎啊。
那为什么电影和音乐,会有那么多“屎”,并且往往销量票房最高都是这些屎。
因为有喜欢吃屎的观众啊。
中国垃圾电影太多,是因为有垃圾观众捧场。——冯小刚
05怎么提升审美?
物质水平上去了,审美文化水平没跟上导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跟风,人云亦云。大家觉得这是好的,那这就是好的,好在哪?却又说不出来。并不是说大众所喜欢的文化作品都是跟风,而是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是。
提高审美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大多数人会选择碎片化的微博和抖音,而不是静下心来看一本书一部优秀的电影、欣赏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
这不可怕,可以理解,可怕的是跟风和装逼。
提升审美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不止是要提升商业艺术美感和当代人群的审美这么简单,更是要从小抓起,让所有的小朋友生下来就能接触到美的东西,让跟风的方向也是能跟对的!中国有句古话:“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关于审美,不也这样?
作者:早山设计|钟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