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刚买了吴军老师的得到新课《科技史纲60讲》,当时有一篇更新文章的文末思考题是:
作为一个新型企业,如何做到在原有大企业没有进化出防御手段之前,制造出挑战它们的工具?
下面是我的留言:
结合今天的思考题,还是想提提昨天在留言里提到的《富甲美国》一书中沃尔玛早期的发展历程,那就是企业里提倡的小镇策略——专在人口不到1万,但运输交通便利的城乡小镇上进行分店扩张。
在上世纪50,60年代,美国大城市里的零售巨头百花齐放,很多优秀的零售品牌要么忙着在人流量多的繁华地段扩大品牌规模,要么不屑于在穷乡僻壤的“乡巴佬”群里做生意。
而同样驻扎在小镇上的杂货店呢,转手得在经销商处拿货,无法直接给顾客最低的价钱…这就使得倡导“折扣销售”“顾客至上”概念的沃尔玛有了绝佳的机会赢得南方各州小镇人民的青睐。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记得书中曾提到:
“那些住在乡村和小镇上的顾客,和他们那些离开农场搬到大城市去的亲戚朋友一样,也想要买到上好的商品。当我们在这些小镇上开店,保证每日低价、购物三包、便利的购物时间,而作为我们对手的那些老式杂货店,仍然收取45%的商品利润、商品品种有限、购物时间有限,他们立马就被我们打败了。”
这里可以看到沃尔玛团队对人性的了解之深,他们十分及时地把握住了乡镇的人民在电视、汽车普及下也想追逐城市人时髦的心理特性。“一站式”的购物模式也改变了当时人们需要在多家小店奔走才能购买齐全的购物习惯。
当然,他们后来发展到大城市时,也成了零售业里强有力的竞争力量,而且由于早期小镇策略的普及和美国城镇化的巨大变化,这时的对手们才意识到原来沃尔玛在他们忽略掉的乡镇区域,已然成了零售连锁超市里的翘楚。
“小镇策略”、“折扣销售”和早期使用计算机来管理企业都是沃尔玛早期发展的有利武器,我想这不仅是因为创始人团队有远见预测到了行业发展的趋势,更因为他们秉承的一些企业文化,不断在领域内加以零售方式的创新,才能让他们在后来激烈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来吧。
这两天也在kindle上把这本书读完了,作为一个从小父母也在从事零售业的小商人的子女,读这本书其实有很多触动。都说见识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书中的山姆·沃尔顿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今天的文章就当是抛砖引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原书来看看,下星期我也会更新一篇关于本书的读后感。愿我们都能在书海的世界里能找到那束照亮前方的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