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家会伤人》武志红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这不光是一本育儿书,同样是一本自己与自己和解的书。
这是一本不同人读出不同味道的书,每一次读都会有不同体悟的一本书。
这本书相信有很多朋友听过看过,开始让我读我是拒绝的,因为家里实在还有不少书需要消化!但儿子幼儿园的读书分享主题就是它。好吧,我收了。
因为我自己原生家庭的原因,所以这本书对我自己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与内在的自我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和解,我内在的父母逐渐强大起来了,他们拥抱抚慰着我内在的小孩,让我内心平静了许多,对父母来说微不足道的事,我也释怀了非常多。
由于书里涉及内容繁多,今天我们就谈一点,以后会继续整理,内容如下: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
孩子的爱很盲目,却没有尽头,他像长在家庭这片土壤中心的一棵大树。夫妻关系与家庭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是长成参天大树,亦或者一棵歪脖子树。
举个栗子:朋友家有一个女儿,刚刚上小学的年纪。经常哭闹到在地上直打挺,声嘶力竭,一不顺心便使用哭闹的招数。她妈妈头疼不已。我这个朋友跟她老公关系非常不好,但孩子只要一生病或者哭闹,爸爸妈妈就会转而关注她,她便成为爸爸妈妈关系的拯救者。当爸爸妈妈再次发生矛盾,而她的招数不管用时,她就会认为,都怪自己。那么,行为与心理的偏差,又会影响他的一生。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我们的孩子只要不是长期处于某种不良环境下,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所以请放心。
回头说,当父母之间发生矛盾时,孩子总认为是自己的错。这时,我们需要告诉他:不是你的错,只是爸爸妈妈意见不合等等原因,我们会自己解决,但我们永远爱你。同时,对孩子表示理解,并接受他的善意,让他知道我们懂他的意思,“我们会努力解决,你要相信我们,你的牺牲行为对我们解决问题并没有帮助”。这样,孩子既感到父母的理解,又能明白他的牺牲行为没有帮助,就会放弃错误的努力,转而关注自我。
书中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个女孩,父亲整日酗酒,不理家事,母亲因此整日郁郁寡欢。而这个女孩非常讨厌这样的爸爸,却改变不了爸爸,也拯救不了妈妈。而她明明很讨厌,长大后却总是爱上“坏”男人,潜意识想要改造他们。于是,她的夫妻关系和孩子,又开始延续她自己的模式,形成恶性循环。
人生一旦开始,就注定不可改变。若想否认那些你改变不了的事实,其实就是在否定自己,我们要学会承认过去,不和过去的任何事情较劲。所以,让大人们自己处理好他们的关系吧。
比如,前面的小女孩就要承认那两个人生真相:爸爸的确很糟糕;我对爸爸无能为力。直面第一个真相时,会恨爸爸,会为之痛苦,可能会号啕大哭。这时,只管把自己交给情绪,想恨就恨,想哭就哭……情绪是怎样,就怎样。只有等内心郁积的那些情绪宣泄出来后,才真正有可能告别这一悲惨的事实。等情绪宣泄出来后,把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来。越不期望改变父母,就越有可能改变自己,我们自身的力量就会变得更强,改变自己也更容易。慢慢地,你会发现,你的夫妻关系也在改变。
中国常说婆媳关系是个大问题,但这是一个谎言,三角关系才是真相。而作为三角关系核心的儿子,是调解婆媳关系的最佳人选,假若他不想自己的家庭四分五裂,他应当负起责任来,积极地去调节母亲和妻子的关系,而不是逃避。当他的母亲意识到她插不进他们的小圈子时,可能会伤心愤怒,但最后就干脆不管了。那时,家庭关系的基石才可能有机会稳定。
当家庭关系稳定时,孩子如果能在一对父母相互赞美的氛围中长大,他会明白如何对待他的配偶,他的夫妻关系就是和谐的。
但如果孩子与父母一起嘲笑另一半,比如爸爸,不仅爸爸受伤害,孩子也看不起爸爸,从而不愿意向同性认同,最终表现出不愿意向男性认同。长大后,孩子不孝顺爸爸,也不会孝顺妈妈,因为他没学会尊重。而他的孩子长大后,他会向他的父母学习。
爱和伤害就是这样不断循环中。
如果你是长辈,则请记住“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配偶才是你最重要的爱人。原生家庭,父母是最重要的。但在新生家庭中,丈夫和妻子才是最重要的。他的父母不应该有太多发言权。
如果你家的是儿子,就要对孩子说,爸爸才是妈妈最爱的人,但你不是。
如果是女儿,妈妈才是爸爸最爱的人,但你不是。
只有夫妻双方都明白我们在家庭里肩负的责任,明白我们此时此刻的家庭环境对于自己和孩子的影响,才能让每个家庭成员更多的感受幸福。
好,下次我们在来从其他方面聊一聊这本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拿来读一下,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