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很少纠结的双子座,有时候从身边得到的评价是太过于冲动,以后做事说话之前,先要想想。于是,我总结了我的办法,事已定局再说出来,或者在做一个决定之前,问一问比我年长,看得比我长远的朋友,然后考虑好利弊,并且保证凭借此时的力量,能够hold住弊端。
所以当我看到《准备好了吗,开始工作吧》里有说到,经验从错误中获取,早早采取行动,快快积累经验,先做再想,轻率而为。我们大概被“三思而后行”的理念影响太久,这样颠覆性的论断一时难以接受。作者早明白了我们的质疑:犯错了怎么办?接着会跌入恶性循环么?问题是,现在我们工作的环境不是学校,并不是一个不允许失败的环境。换句话说,失败了才知道问题在哪里,才能更好的把事情做对做好。
第二章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模式:用数字思考。比如,今天用40分钟做完这样的一项工作,明天试试30分钟搞定,后天可以试试38分钟。同样的,40分钟搞定一项工作,明天可以试试40分钟搞定一项半的工作,那么接下来就会越来越快。如果你的工作是效率跟业绩直接挂钩的,那么这样就可以在同样的时间里赚取更多的薪水。要知道“努力了”“辛苦了”这两个词,跟业绩是没有关系的。我的朋友偶尔会跟我吐槽,她觉得自己做事情比别人慢半拍,同样的时间里面,她只能搞定2项工作,而其他人可以到3、4项,于是偶尔会听到那些快人明里暗里的抱怨,我跟她说,其实你可以试试做事情之前少想想,手不要停,速度自然就提上来了。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我也是被朋友说过慢半拍的那一类,总要思考到说服了自己才会说句哦,后来发现如果把质疑直接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会更加快的了解对方。恩,这是适合我自己的提高效率的方法。进一步到做事,如果有比我厉害的人在身边指导,我又没办法立刻到位的的话,我可能会边做边问。这也是适合我自己的办法。
第三章是最值得我思考的,因为我发现这里面提到的内容我统统朝着反方向去做的。除了第一条,将自己置于“不得不去努力”的境况中,因为梦想清单上很多地方需要花钱花时间,身边没钱连奶茶都不敢喝。第二点跟第三点,我现在住在父母家,且家离单位很远。首先说好处,电费水费不计,妈妈可以烧菜,虽然自己不敢白吃白喝,但是从成本算,他们付出的肯定大于我给予的,这样一想下来,觉得格外没有底气。所以我还是打算慢慢地搬出家里,住到离单位比较近的地方,这样下班吃完饭以后的时间都是自己的,不管是看书看电影写书评写影评,每天下班后就多出2个小时的时间其实可以做很多事情。至于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我最长的碎片时间是在车上,偶尔会拿手机看书,但是做的最多的还是听歌看视频。手机的屏幕看多了眼睛容易不舒服,于是我考虑是否买个kindle,因为页面看上去实在是舒服。还有一个容易忽略的,请模仿上司和前辈正在做的事情,这本书详细说到递名片的姿势,上司怎么做,你就怎么做,注意模仿时不要掺入个人创意。我之前有说过,我做菜做到一半可能会有个小小的创新(真的不是乱来嘛),但是结果证明,这些创(乱)新(来)往往会毁了一道菜。所以后来我就老老实实地学妈妈怎么做了。
第四章主要讲报告与总结,也说到了三个不要:不要独自烦恼,不要独自承担,不要随意下判断。私以为,这三个不要,同样适用于恋爱。当然,作者最后的结论是——请和上司商量。这点我实习的时候做的不好,所以我的带教比较累,因为除了要教我专业,还要疏导我的心理问题,现在略微好一点。但是每次开口之前还是会心理暗示自己很多遍:去说吧,去说吧,不说这件事情就没办法继续推行。于是,我从一开始说的时候跟吃了苍蝇屎一样难受最后终于可以稍稍自然一些。最后作者总结出三个字:报联相——报告,联络,相谈,而最后一个又有商量跟征求意见的意思。恩,这样可以让上司知道项目具体的动态,以便给予及时的指示。可能,大家还是会比较倾向于默默不语,做好一切事情,深藏功与名的人,可是,我了解我自己,这样的事情,我也能够办到,但是可能需要走很多弯路。关于总结部分,书中有提到要写笔记,但是又不同于学生时代做的笔记,做完是为了完成任务。工作时做的笔记,一种是记下来以便于此刻集中完成手上的事,以及要定期返读笔记,这样查漏补缺的作用就起到了。一种是记下来可以确认工作,口头复述一下,得到肯定更加利于工作的推行。
说到底就是:要用心,要用脑,要快。我们现在的节奏太快,于是很多人提出一种慢生活的概念,于是天真的我真的以为所谓的慢生活就是行动迟缓的意思,后来才知道是心态上的不急不躁,相信时间自有分晓,而效率却一点也不敷衍的,要知道,节省下来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是真正的养心,真正的慢生活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