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他是在一个偶然夫妻日常生活里,家里有一个规定就是:每天要坚持劳动,分享你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明明两个人之前毫无联系,毫无瓜葛,结果一旦发现有他,那么多的憧憬和希望,我们不聊其他的时候,看着日渐膨大的肚皮,也不会觉得尴尬,就是什么都能聊到一起去。
记得之前有老大时,我们没有这样的,从没有这么如临大敌的样子,每时每刻都在聊天,恨不得一天有48个小时可以用来聊天。欢迎光临我们的四口之家!
我已经有个孩子,我又将要做另一个孩子父亲,真的好感动啊!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我对儿子(老大)的教育,却压根算不上教育。每次犯错,都是因为他做了与我们平常思维相违背的事情,比如玩玩具时不够珍惜,比如叫他洗手的时候,总是拖拖拉拉,比如他兴奋的时候,总是用大声呼喊地方式,比如在大人忙着事情的时候,他总是围在身边纠缠着你……而其实,这些情况的背后,往往有着他自己的想法,每一次玩玩具,他都会想出不同的方式,只是因为好奇,也不懂玩具的构造,所以偶尔会毁坏玩具;叫他做的事情拖拖拉拉,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他当时正在做着自己的事情,而我们的命令,对他来讲,是需要中止自己的行为去配合我们的要求;对于一个未满十岁的小孩,他的感情表达更多的是向周边的大人学习,而我们的暴躁无疑是一种言传身教,所以大声叫喊地背后,肯定是我们平常的教训方式影响;而每一次的纠缠,其实就是他想要得到大人多一点的关心,陪伴就是他的整个世界。
回想之前,每次他玩游戏、看电视的时候,他都会忽然过来对我说:爸爸,我们你能和我一起玩这个吗?爸爸,我想问问你“恐龙是怎么灭绝的?”……而最近一段时间,因为我们两个大人要准备考试,每天回来不是丢他一个人看电视,就是叫他早点睡觉,就连周末也是他自己一个人在那里玩。现在想想,也许真的是有点忽视他了,所以他开始学着叛逆,至少叛逆的时候,我们会更多的注意到他。其实,孩子的世界很简单,就是想要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孩子的教育,根本不需要那么的刻意说教,也许更多的时候是需要我们更好地引导吧。给他一个充满爱与包容的环境,让家庭多一些和谐与温暖,这样或许会比不停地说教更加管用。
喜欢多一个人,就是想和他说好多好多的话,想以后家里一丁点事孩子之间有个照应和商量,而不是什么都想依赖别人。
看到这样一个故事:6月16日,相识多年终于取得联系年,我们相约在了广场,她在电话上问我“到了么?”,我说“快了”,她说“我在门口呢”,我说“外面挺热的,你进亭等我吧”,她说“我还是在这等你吧,万一你临阵脱逃了,我可怎么办?”。她知道我路痴,人生地不熟,知道我常去的最远是县城,知道我来市区机会很少,也知道我怕热,还知道我遇到事就心慌。我说“早知道你的联系电话,三个月前就见面我想是可能的,你也肯定不会拒绝”。此时的我,窝在长凳上,等着她洗好水果过来,一起聊天。她说“当初被你拒绝,我还是受到打击了,不应该有点补偿么?”。我说“你想要什么补偿呢?要不一会我请客?”。他说“请客这个补偿太轻了,不好”。我说“那我们一会去ktv?”。她说“亲一个吧”。我说“你把眼睛闭上,不许睁开”。她乖乖的把眼睛闭上,我去身边袋子里拿出早就转备好的礼物给她。“可以睁开了”,我说。她拿着一个本子问我“这是?”我说“打开看看就知道了”。
她迫不及待打开,扉页写着“感谢时光,让我遇见你,有你在身边的日子真好”,后面的每一页都是我偷拍她的照片,有打排球的,有主持晚会的,有在散步的,还有她看书的背影,她看了之后说“又矫情了,快,过来,抱一个”。我说“如果可以,能早点遇见你,遇见爱,该多好”。她说“现在也不晚,因为是你,一切都刚刚开始”。
一切顺利的话我们很快就迎接你这个小家伙的来临,到时我们家可热闹多了!一个月,或者半个月,甚至十天,如今泡在羊水里的你似乎已经厌倦海洋生活,胎动频繁,隐隐体罚你所处环境,不安于现状,极力挣脱束缚,逃出包围,冲到另一个地方。
我和你妈妈当然理解你的心情,也希望你早点来到身边,可是心里七上八下,早的话又担心你发育不全,犹如一个苹果还没成熟就早早跌落那是罪过啊!看着你妈妈坐卧不安,上下楼那小心翼翼样子,就像旧时光小脚女人走路,慢慢地,碎碎地,三步一停,五步一叹,“什么时候才解脱呀”,心碎极了。
其实,大道通天各走一边,我有我的想法,你也一样有自身运动轨迹。下意识地想要你时,我和你妈已经步入大龄行列,如果不是内心深处滚烫般的挚爱,我们不会这麽辛苦走一趟。我也不想像复制老大那样安排你到来,嘈杂、纠结、斗嘴,远离争吵,回归和睦和谐家庭的生活,多一些微笑,多一份健康,多一点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