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疫情防控跌宕起伏。除了上班和下班,活动轨迹逐渐进入单摆状态,两点一线的简单生活,早出晚归,挤出时间阅读莫言获诺奖十年之后的首部作品集《晚熟的人》。本性善良的人总是晚熟,此言不谬也。
读完这12个故事,所有的坐标都被一条无形的线连系起来,读者才恍然大悟,看似不经意地讲述一些世间百态,却原来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潮起潮落。莫言是一个特别讲故事的人,他用一个个故事构筑了了一个个梦幻般的现实,让读者在有滋有味的阅读中砸吧出个中滋味。也许我们可以从这些故事中感悟到一些人生哲理,在哑然失笑的同时,豁然开朗,提升自己的格局和眼界,那么我们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收获一个更加精彩的人生。
莫言在采访中曾坦言:想做一个晚熟的人。他说:晚熟也是一个很丰富的概念,首先从文学的角度,从艺术的角度来讲,一个作家或者一个艺术家过早的成熟了、定型了、不变化了,我想他的艺术创作之路也就走到了终点。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不断变化,希望能够不断超越自己。超越自我难度很大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你不希望自己过早定型,就不希望自己过早成熟,希望自己能够晚熟,使自己的艺术生命,使自己的创造力,能够保持更长久一些。如果你早早成熟了,固化了,你将来的创作就在不断重复自己。如果你有强烈的求新求变的精神,不愿意把自己过早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这就说明你是希望能够不断超越旧我的。
选读《火把与口哨》
他说他少年时听老师说过高密有个吹口哨的不但吹气能发声而且呼气也能发声这就解决了口哨演奏中声音不连贯的问题这个问题一解决口哨才真正上升到艺术的境界。青岛的口哨王研究探索了许多年才找到吸气发声的诀窍但比我三叔晚了几十年。我不知道三婶是否也能吸气发声因为那时我根本不懂而且我听三婶吹口哨唯此一次回忆起来她的口哨声那样的流利婉转一定也掌握了吸气发声的高难技巧。
我们悄悄地出了院门沿着村前那条路往西走。月光照耀着路上白茫茫一片仿佛撒了一层银屑。村子里非常安静连一声鸡鸣狗叫都没有。从村庄西头我们拐上那条通往丘岭也通往三叔坟墓的小路。路边沟渠里的杂草仿佛在微微颤抖。路边那条翻过山岭的乡村电话线偶尔也会发出呜呜的声响。我听村里闯过关东的人讲过很多关于狼的故事知道狼是非常狡猾、非常阴险、非常多疑、听觉和嗅觉都非常敏锐的动物。它们行踪诡秘、变幻莫测其智慧不逊于人类。我没见过真狼但我见过教堂里壁画上那只母狼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相信了那只母狼的目光是慈祥的说法但自从清泉失踪后那母狼的目光就是阴险毒辣的了那阴险毒辣的目光经常在我的脑海里闪烁。我跟随在三婶身后总觉得背后有声音仿佛那只母狼在我背后跟随着回头时又什么都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