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文章别人看不下去,怎么办?

“这两地方改改,别的我不太审得下去了。”“没有语病,就是文字太硬。”

领导审完另一个同事的稿子,认为他写的太硬,审不下去。想想这是她的工作,她都读不下去,更别提普通的读者了。

“你的文章我还能读下去,其他人写得我都读不下去。”

写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时候,研究生导师说我的同门写得东西他读不下去,而能读下去我的。

我在之前做编辑,也会遇到不太会写作的新手,写得东西,我不愿意读的情况。

为什么有的人写的文章让人读不进去,而有的人写得文章,却很流畅好读,看完还让人觉得很爽?

工作以后,我审读过近百篇作者写的文章,发现让人读不下去的文章有以下特点:

1.分段不合理,一段文字八九行,甚至十几行。大段大段的文字,密密麻麻,让人读不下去

2.写得干巴巴,无趣

3.官话

4.一逗到底

5.理论化程度过高,像是在读学术论文

6.书面化程度过高,不像是在和人说话

这种文章不注重读者阅读感受,只追求自己想表达什么。

我的文章很少出现让人读不下的情况,和我的文章口语化程度比较高有关,也和我在写和改的时候,会考虑读者能否看懂,她读到这里时候的感受。而且,我会注意到排版分行的问题,一段不要太多行。不要一逗到底。要适当添加图片,缓解读者疲劳,并且有的图片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添加小标题,让文章看起来结构更清晰。等等。

不过让人能看得下去,只是基本。

让人能看得爽,还需要一些技巧。

一、开头制造一个让读者读下去的理由

比如开头设计上面,能引发读者好奇,创造阅读渴望,也就是让读者有个理由继续往下读。

具体有以下4个方法:

1)指错:指出用户的错误,激发用户对“正确”的渴望

2)颠覆认知:告诉用户他一直认为对的东西是错的,激发用户对“真相”的渴望

3)起点终点法:比如写人物,先写这个人起点多么低,再说这个人最终做到了多牛,激发用户对这个人励志过程的好奇

4)成功案例法:为你要讲解的方法、技巧、观念、观点,找一个正面、成功案例,激发用户的“成功”渴望。

二、行文要不断“提问”

不要直接告诉答案,先让用户产生疑问。

提问的好处是,可以让用户的脑子转起来,跟着不断思考,这样注意力就能一直被你抓着。

不过不是所有的提问都要用问句的形式,疑问语气是可以藏在陈述句中的,比如在说原因前,先说结果,这样就会让用户产生疑问,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原因是什么。

比如:注意啦,经常打车的用户日子要不好过了,(你看疑问就出来了,为什么不好过)打车费要翻倍了(这句回答了上句的疑问,又引出了新的疑问,为啥打车费要翻倍),因为下个月1号起,北京将出台网约车新政。

不光一个段落要不断“提问”,整个文章也可以按照这样的逻辑去设计,先让用户产生疑问,解决疑问,产生新的疑问,再解决疑问,让用户的注意力一直被你抓着,不断跟着你往下看文章。

三、给用户提供一些阅读奖赏,提高文章趣味性

比如添加高质量图片、表情包、段子、金句、与内容相关的精彩视频,数量要多一些

四、注意排版

整洁有序、结构清晰、逻辑感强

分模块、多提炼小标题

分段合理:一般在5行以内,最好不要超过8行

风格统一:配图尺寸和风格要统一、字体字号也要统一,整体清晰美观大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