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王晓春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这本书,我受益良多,今天主要来谈《表扬》这一节给我带来的感悟。
表扬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但表扬绝不是随便夸奖,表扬不可简单化、表面化。如果表扬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如不迟到,不早退,分数高,上课不说话,认真完成作业等等。如果表扬的内容总是这样,表扬的方法不加以变化,时间长了学生会厌烦。所以我们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特别是发现那些连他自己都不曾觉察的优点,以免自己的表扬长时间的停留在低层次的简单重复上。
这让我以下几点感悟:
1.表扬要真诚。发自内心的赞美才可以激励学生。班里的一位学生行——上课总是跑神、做小动作,不过我留意到他写字写的很工整,于是,在一次上晚自习,我真诚的表扬了他写字工整,并把他的字在全班展示,从那之后,语文课堂上,他像变了一个人,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作业认真完成。前几天的期中考试也取得了进步。
2. 挖掘学生身上不明显的优点加以赞扬。爱因斯坦就这样说过:别人赞美他思维能力强,有创新精神,他一点都不激动,他作为大科学家听这类话听腻了,但如果谁赞扬他小提琴拉得棒,他一定会兴高采烈。因此,赞扬不要老是停留在学生习以为常的优点上,而是要去挖掘学生身上一些鲜为人知的优点,表现出教师的独特眼光,让学生得到一些新的肯定,效果反而更好。一次,我看到班里的学生运在主动帮助一个同学打扫卫生,我当场表扬他乐于助人、团结同学,他害羞地笑了。
3.赞扬行动和品性而非本人。赞扬学生,怎样才能做到既有效力,又不养成骄傲自满的情绪呢?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的一个答案。那就是要赞扬他所做的事和他的品性而不要扩大到他这个人。学生经过努力,成绩提高了,就该赞扬他经过努力而成绩提高这件事。因为赞扬他努力,让他知道受赞扬的真正原因,他就会继续发扬光大。而赞扬他聪明,就可能导致他产生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