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偶然,在喜马拉雅听到梁晓声的《盗靴》,特别是在《人世间》收获搞口碑之后,虐心的现实残酷题材,再次收获了我的眼泪。
时间地点发生在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农村,讲述一个花季少女爱慕暗恋县剧团一个演许仙、董永的小生,偷藏了他的一只戏谑引发的人生悲情故事。
受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荼毒洗髓的农村人,年轻的女性们不能追求自己喜欢的幸福,那一点点希冀深埋于心,也是一种罪念。
但是从骨子里难易的良善,既能为爱付出所有,又守着自己的本分,甘顺命数,努力活得敞亮。
即使为了喜欢的那个人用身体做的献祭,即使被世人非议抛弃,即使被爹娘兄长远嫁给不堪的男人,即使生下两个又瞎又傻的双胞胎儿子,她也努力的生活着。
文中几个细节的描写,让人太心疼这个少女了。
一是1996年戴小生在偏远穷困的农村找到芊子。打扫整洁的院子,门口挂着一串红辣椒,屋内虽家徒四壁但窗明几净,窗台上花瓶里插着不知名的野花,糊墙的报纸张贴地错落有致毫不凌乱,女主人于穷困之中坦然度日的心气可见一斑。唯有床头张贴的戴小生绣像穿越时光仍然栩栩如生。
二是芊子拒绝见戴小生,拒绝戴小生经济上的资助。她给妇联和戴小生写的信。
她用工整隽秀的毛笔字写给妇联的信中说: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遭命运抛掷,受悲苦挫折者,何我芊子一人矣.......我芊子,甘顺定数,不以为劫,望勿复,以辞相扰......
她也给戴小生写一封信:花开花谢寻常事,缘生缘灭岂奈何?君意之诚,芊子已知。君心之真,芊子已信。以少小之痴情,而获君之诚意,以当初之暗恋,而获现在之真心,芊子无悔矣!无憾矣!芊子花容已衰,芳华已逝,非忍心拒见,实惭对君耳!相与为妻,强所难也。况二子虽痴,尤赖母爱。弃之我悲,随之君累。君意可诚不可坚。君心可真不可迁。还望三思而后,还芊子往昔清宁……
依稀仿佛间,还是当初那个摇头晃脑在窗前念着自己写的仿古诗的纯真善良的少女。
在世间的弥留之际,两个人的手终于越过三十年握在了一起,她气息虚弱:谢谢你来了。
而在戴小生为最后她唱一次许仙,她留在尘世最后满足的呢喃:我爱过。
善良值得传唱歌颂,那些在过往中自私的人呢?谁来审判他们的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