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很久的书单,终于在本月写出来了。
也是这两个月来,读了一系列教育类的书籍,一直在边读边实践,最终整理出这三本书,推荐给各位老师朋友们和家长们。
《孩子提问题,大师来回答》
最奇妙的问题,最高明的回答
Big question from little people
Answered by some very big people
本书扉页写着
对真和美的追求可以让我们一生都生活在儿童的世界里。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书中记录了很多小朋友的奇思妙问,有的非常实际,也有的非常抽象,如果是我平时遇到这些问题,肯定不能回答的非常生动活泼,但是看到书中大师们的回答,我总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摘抄一段最喜欢的问题和回答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为什么要音乐?
音乐与空气或水不同,没有它我们也能活下去。不过,想象一下,要是没有了音乐我们的生活将会多么枯燥:迪斯科舞厅都停业了,在寂静中,音乐会不过是一大群人瞪着看着一群人站在舞台上,如同在观看音乐雕塑,还好,不至于到那步田地,对吧?
音乐也许是我们最早的沟通方式,音乐具有魔力,并且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当你播放一首自己喜爱的歌曲时,一种战栗的感觉会从耳后生气,一路向下,传递到你的颈后(有时甚至会引起鸡皮疙瘩来),那是一种极为美妙的感觉。
我也真爱电影,戏剧,书籍和绘画,但它们都不能给我那样奇妙的感觉,只有音乐能够做到。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音乐。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这本书能被“看见”还要得益于“武志红”几个字,看到他推荐这本书就买了。
对于他讲和自己、和原生家庭和解,我都很有感触,所以特别认可他的心理学理论。
这本书的序是由武志红老师撰写,书的封面也写着“0-18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原生家庭”,虽然是孩子需要被看见,但其实这本书是写给家长们看的书,作为一个一心想做好妈妈的我来说,读完真的受益匪浅,包括在日常上课时都能用到书中的理论。
序中,武志红老师说道,有回应,就有了光;无回应,即绝境。
我们在课堂上经常见到很顽皮或很叛逆的孩子。其实,每个孩子行为背后,都是关系问题。想要解决孩子的行为,就要去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关系和感受。
如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很强,那么自己也会有安全感,才敢有底气去闯荡世界,有了家的温暖才会在遇到挫折时有所依靠,任何教养的技巧都弥补不了依恋关系的缺失。
书中讲到六种依恋形式:
感官上的亲近,追求共性,占有和保持忠诚,寻求重要性,付出情感,渴望被理解。
以上六种依恋形式,发展顺利的话,会拧成一条坚实的纽带,即使在糟糕的情况下,也能维护亲密关系。书中举到了婚姻关系的例子:一些成年人,在婚姻中,即使同处一室,也不愿和最爱的人分享内心的忧虑不安。
可见,倾诉和完全的敞开是一种最罕见但最珍贵的依恋方式。世界上最亲密的感情就是相知,这是一种经过了解之后依然喜欢、接纳、张开双臂拥抱彼此的感受。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
为了更好的与小朋友交流,与家长交流,与自己交流,我报名了正面管教课程,后来对这个课程一发不可收拾,于是不断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的可行性,发现收效甚多,更是坚定了要成为一个温和且坚定的教师。
正面管教这本书我已经读完了,重点读这本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是因为平时课堂上经常遇到难相处的学生,或者不愿意敞开自己的学生。于是坚持在本月读完了这本书。
摘一些自己的读书或实践心得:
课堂上,老师总在想,如果孩子们每个都很自觉,都很听话,乖乖坐在座位上,认真听讲该多好呢。
可事情总不能如愿,往往课堂上需要留出时间控制纪律。老师们当然也知道,一节课45分钟孩子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是不可能的,却又总是抱有很高的期待。殊不知,老师们对学生的好期待,往往带来的是失望。
如果想让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很好,就好学会放下期待,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让他们知道,哇,原来我也可以……,原来我还可以……,那久而久之就能有更多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当老师下达每个指令时,时刻觉察自己,我究竟是在为学生好,还是想掌控他们,以显示自己在课堂上的权威。
当学生感受到被同学和老师尊重和倾听时,行为往往就有了变化。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要指望可以一朝一夕改变。慢慢来,才更快。
下面这个片段,来自我的一次实践打卡记录:
写在最后的结语
读书,是和智者对话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
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修正我们的认知,这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输入——理解——输出,每个环节都不能少。
多读书,用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同时保持克制,不要向外看,向内心寻找答案。
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