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谈写作系列文章里,我谈到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提出写作时要有所克制,话别说太满,就像国画一样,要有适当的留白。有简友通过简信留言,希望我能具体展开来谈“冰山理论”到底是什么,以及其在写作中的实际运用。今天我就结合自己写作中的经验来具体谈谈。
写作就像冰山,只留八分之一在水面
在《死在午后》里,海明威第一次提出了写作的“冰山理论”:
“如果一位散文家对自己想写的东西心里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只要写得真实,读者会强烈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象作者已经写出来了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雄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露在水面的是什么?是文字和形象。水面下的是什么?是情感和思想。
举例而言,在谈及自己创作《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时,海明威说,“本来可以写一千多页那么长,小说里有村庄中的每一个人物,以及他们怎样谋生、怎样受教育、生孩子等等一切过程。”但这部小说却被浓缩到只有五万字,故事仅集中描写老人在海上捕鱼的惊心动魄的三天。文字非常精炼,文中辅以耶稣基督的隐喻、梦里看见狮子等意象,留给读者非常广的解读和想象空间。
为什么情感和思想要浸在水下,而不是写出来?这和人们读一部作品时的心理有关。当我们读一部作品,看一部电影的时候,表面看起来是在看别人的故事,实际上却是开启一场自我探索之旅。作品和电影只是充当了一个触发器,目的是让读者去思考自身和现实世界,去产生特定的情感体验。如果在写作时,尤其是文学创作时直接将自己自己想传递的情感和思想直白无误地告诉读者,会产生两个副作用:第一,让读者失去想象的空间;第二,说教意味过浓。
设想一下:我们正在看一部电影,在电影的开头出现了一行字幕:本影片的中心思想是“父爱虽然严苛,但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然后才出现片名《摔跤吧,爸爸》,相信你立刻会对这部电影失去好奇心。为什么?因为已经失去了想象空间。而且,这样直白的说教,会让很多人心生反感,因为人性是反说教的。写作同样如此。情感和思想最好含而不露,留给读者自行去体会。
如何“留白”,是一门艺术
拿《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来说,文中并没有出现直白的说教性语言,如果非得要挑,顶多“人可以被摧毁,但无法被打败”一句而已。文章聚焦于老人在海上三天的经历,我们却读出了一种悲壮和不屈。海明威从没在文中明确说老人的故事是悲剧内核,也没直白地赞美他是一个英勇无畏的人,但我们就能从故事中读出来。
“冰山理论”不只体现在文章结构上,还体现在字词的运用上。打个比方,你描写一次吵架经历,其中有一句话如下:
公交车上,司机忽然刹车,我不小心踩到了前面人的脚。他抬头对我非常粗暴无礼地吼道:“你他妈眼睛瞎了么!?”
在这里,哪几个字可以不必出现?“非常粗暴无礼地”。如果我们写得有现场感,那么读者完全可以从“你他妈眼睛瞎了么?!”这句话里读出说话人的语气甚至表情,完全不必加上“非常粗暴无礼地”这种描述。
又比如我们描写一个整天都面带微笑的人:他总是面带微笑,因为他是一个乐观的人。在这里,“因为他是一个乐观的人”这几个字可以不必出现,因为读者会自行如此假设。
不过,矛盾和转折的地方需要认真去描写,因为矛盾和转折最能体现出人物特性。比如,同样是描写一个整天都面带微笑的人:他总是面带微笑,即使他在那场车祸中失去了双腿,还有自己的至爱。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他在那场车祸中失去了双腿,还有自己的至爱”这句话不能省去。因为这种转折会让读者产生好奇:明明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痛苦颓废,怎么反而还面带微笑?是因为乐观?没心没肺?苦肉计阴谋?还是彻底麻木了只好一笑置之?
在前两种情况下,我们不必说出后半段话;而在后一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说出,这就涉及到了信息取舍的问题。就是在什么情况下,哪些话不必写出来,哪些话必须写出来?可能你通过例子也能看出,凡是通过已有文字能够合理推断出的信息,如情感、思想、价值判断等,不必描写出来,让它浸在水面之下;通过已有文字不能推断出的信息,如“面带微笑”和“即使失去双腿和至爱”,就必须写出来,否则会给读者造成理解的困难。
如何“留白”、如何合理省略信息是一门艺术。在这方面,我也还在持续学习。更多“留白”的方法和技巧,我会在后面的文章里进行详细介绍,欢迎持续关注,共同探讨交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