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治愈。”
这个早已耳熟能详的关于原生家庭对个体产生影响的观点,相信大家也都听说过,但是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真的会对人的一生都产生影响吗?
事实上,家庭对个人的影响取决于在你成长的过程中能否形成自己对世界独立的认知和判断,理论上讲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机会超越自己的家庭。
谈论关于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我想我是有发言权的。
我出生在河北省邯郸市的一个农村里,爸妈都是农民,我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农民的女儿,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我出生的时候连满月照都没拍。
爸妈是二婚,我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和一个姐姐,还有一个亲生的姐姐。
爷爷奶奶不喜欢妈妈,也不喜欢我们,在他们心里好像只有那三个孩子是他们的孙子孙女,而我跟姐姐更像是外来的侵入者,我长这么大了,跟他们面都没见过几次。
小时候,我们的家庭氛围特别压抑,爸妈总是吵架,有时候吵得凶了,爸爸甚至会打妈妈,我跟姐姐劝不住,只能躲在角落里哭,家里的狗不停地对着他们叫,从家里追到外面。
最严重的一次,爷爷带着叔叔来家里和爸爸一起打妈妈,叔叔拿着刀把妈妈的脸都划伤了,留下了一道很深的疤。
妈妈的前半生过得很艰难,总说想跟爸爸离婚,但是为了我和姐姐,她一直在忍耐,妈妈说:她这辈子就指望着我跟姐姐了。
所以,每次我跟姐姐犯错,妈妈都会很大声地骂我们,有时候骂着骂着就哭了,我知道,她希望我跟姐姐有出息。
我理解妈妈,她想要尽快摆脱这样的生活,但这种“望女成凤”的心态却在无形中给了我很多的压力,内心深处的我固执地认为,让妈妈后半生过得好是我的责任。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我,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极度缺乏自信。
小学的时候,被同学欺负,总是默默地忍耐,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怕她们不再跟我玩了;
初中的时候,青春期叛逆,再加上本身敏感多疑的性格,身边的朋友少之又少,长期的孤独与沉默,让我一度怀疑自己是否已经丧失了沟通的能力;
高中的时候,已经到了自卑的极限,每天说的话不超过10句,总是独来独往,有一段时间患上了轻度抑郁,晚自习的时候眼睛直直地盯着课本,脑子里浮现的都是对这个世界的反感与无奈。
你知道,负面情绪在心里不断地累积,且长时间得不到宣泄,个体是会濒临崩溃的。
环境的影响、认知的局限以及性格的缺陷都让原本就自卑的我陷入了更加绝望的境地。
但即使是散落在岩石里的种子,也会拼了命地想要冒出头。
人们总说:绝处逢生。
当一个人真的绝望到一定程度,如果没人救你,那就只有自救,当内心自救意识觉醒之日,也就是你重生之时。
因为内心一直坚信自己未来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所以竭尽全力突破原生家庭带来的枷锁便成为我上大学之后头等重要的事。
人际交往不行,那我就硬着头皮,一次又一次地跟那些面都没有见过几次的同学们打招呼,哪怕很多时候根本得不到回应;
综合素质不行,那我就竞选广播站、新闻部,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播音,一遍又一遍地写新闻稿来锻炼提升自己的能力;
性格内向又自卑,我就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竞选主持人,每一次站上舞台都逼着自己比上一次好一点,再好一点,更好一点。
终于,我也成为了大家眼中那个闪闪发光的人。
大学三年,我主持了十几场的校园晚会,演讲比赛和征文比赛也是各种拿奖,毕业的时候还获得了院系优秀学生干部的荣誉。
现在的我,比以前更加自信,也更加坚定,无论遇到什么事,第一反应不是逃避,而是坚定地相信自己可以。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
原生家庭并不是制约你的根本因素,核心在于你自己是否拥有改变自己的意愿,以及为这种意愿付出超出他人数倍努力的决心。
或许现在的我依然平凡普通,但这并不影响今后的我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如果因为原生家庭短短几年或十几年的影响,便放弃了自己今后几十年的幸福人生,那才是最大的愚蠢和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