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贝拉》:澳门的逝去与回归

《伊莎贝拉》是彭浩翔导演作品里最异类的一个,尽管它用文艺的手段刻画了一对父女重新领悟亲情并在爱情边缘徘徊的故事,但要知道,彭浩翔导演之前的《买凶拍人》、《AV》等作品,都是以荒诞搞怪和异类标榜的。

这部过于清新的电影似乎并不是彭浩翔擅长的题材,但不得不说的是,电影自带的悲伤让人看起来自带烟火味儿,更像是一个老人在感叹属于他意气风发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

《伊莎贝拉》扑面而来一股平凡的味道,抛弃了荒诞设定的主角是生活在普通人眼里的邻居,是在工作中普通的薪族;但情绪的控诉又让人察觉,这种悲戚并非只是故事中人物才有,在澳门回归这个大背景中,所有人的情绪都如出一辙。

电影中,故事发生在澳门回归的48天前,司警马振成因惹上了官司被上司停职,和伙计在外鬼混的时候误打误撞了少女张碧欣(梁洛施 饰)。欣随之和成回了家,醉酒后醒来的成以为和欣发生了一夜情关系,岂料欣竟然声称是成与初恋情人分手后生下的女儿。

欣因交不起房租无家可归,心爱的狗伊莎贝拉也被房东扔到大街上,成作为父亲深感愧疚,为了弥补责任,成将欣带回了家,一向放任的成终于回归了父亲的角色,而欣也找到了丢失的伊莎贝拉并也找到了家的温暖。

电影围绕成和欣这对父女关系展开叙事,把成的少年爱恋故事和澳门回归事件做成辅线,一条是主线故事发展的前言,一条是主线故事背后的延伸,在三条线索中,无不再诉说着一个主题:逝去与回归。


电影一开始这对父女暧昧的关系就奠定了整个基调,当经历过找狗、搬家、和女儿一起跑路等事故,这对父女的关系更加明化,有亲情,也有道不明的爱情。

成为了并不是亲生的女儿接受法律的制裁时,自我救赎和回归也完成表述:作为父亲、作为情人,出狱后的成,总会以一种身份回归。


这是回归,关于逝去,要从欣的母亲伊莎贝拉说起。


伊莎贝拉守着这份感情16年,默默的在城市中带着女儿与成擦肩而过,直到病逝。

在伊莎贝拉的脑海里,欣就是成的女儿。而对于成来说,他对这份感情也有愧疚,当问起那条叫伊莎贝拉的狗的名字的时候,成的所有思念都被拉出来重新经历了一遍,但究其结果还是逝去了,或许是道歉或许是一份爱!

这两条线索是对单个人的情感表达,但故事背景告诉我们,导演不想局限于个体,他想刻画的,是在澳门回归这个事件中,一个社会的群像。

葡萄牙在澳门有百年的殖民历史,但在《澳门史》上的记载中,澳门从来没有承认过被葡萄牙侵犯。可见大航海时代远道而来的葡萄牙人并没有以粗鲁的手段对澳门实行过什么政策。1999年澳门正式交接之际,对于澳门大众来说既是失逝去了,可也是回归了!

电影名叫《伊莎贝拉》,剧中离开的母亲和走失的狗也叫伊莎贝拉,这个在葡萄牙语里译为“上帝的誓约”的伊莎贝拉,既代表了人、情感和一个时代的逝去,也见证了成、欣等人和另一个时代的回归。


在电影外,父女俩相见重逢回归生活的日子未尝不是社会群像的写照,而时代所关联社会的千丝万缕,未尝不是和上帝的誓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白天看朱日和阅兵,热血沸腾,阅兵的场面很大,很震撼,受阅官兵都是热血男儿,生龙活虎、帅气俊朗。晚上就想看具有男...
    永远是我阅读 1,776评论 0 1
  • 这部电影极好的示范了如何优雅的通过电影表达政见。这部电影通过双线索叙事表达了对于澳门回归的迷思。明线看来这部...
    殊聿阅读 557评论 0 0
  • 10几日才完成,看起来还不错。大学的假期闲来无事,算是有了这么一点点成就吧,总算没有完全荒废!
    槿冉阅读 305评论 3 3
  • 看完这本书都快三年了,最近听高晓松讲三体,又仔细回味了一下,圣母毁灭世界还是比恶魔毁灭世界更震撼吧!
    就不喜欢取名字阅读 259评论 0 0
  • 这个夜没有月光/寂寞渗透进血液/心脏如古时的漏滴/每次跳动都伴着流走的光阴/纠结弥漫于心迹/不知为青春逝去而深度惆...
    刀笔江湖阅读 25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