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30天创意写作营,将于明日正式结营。
30天的时间过得很快。尤其是有学习任务和练习目标的时候。
每天醒来,睁开眼睛,自己就会想到今天要完成哪些听课内容,还要完成一篇千字文的日更。再加上其他日常事务,一整天飞驰而去。
今天,我把写作营中无戒老师讲的八堂理论课,重新翻看一遍笔记。结营前,我想把那些于我个人而言的学习重点,以及课后需要强化的内容,再做总结。
01、写作认知方面
无戒学堂听课前与听课后,于我写作认知上的转变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从把文章写完整的认知,转向把文章写出价值性。
以往,我可能就觉得把文章的意思表达清楚,把语句写清楚,把段落分清晰,写得有头有尾,有内容,已经算是写得完整。
但是,我缺乏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思考习惯。写出的文章可能掺杂着“小我”思想。
现在,听课后知道写作者不仅要把文章写完整,而且要思考怎样把文章写得有价值、有深度和有思想。
每个写作者尽管没有成为作家,然而,也需要像作家那样有格局的思考与写作:写出的文章能够影响到读者,让读者喜欢阅读。
这是写作认知上的第一个转变。
第二,对自嗨文的认知转变。
听课前,我认为写日记、写记录生活的流水帐,才叫自嗨文。
现在,听无戒老师讲后,原来写作者所写出的文章,如果不能影响读者,不能让读者有收获和喜欢,都将归类到自嗨文。
我自检了自我写作。从对自嗨文的认知扩大,也看清楚自己写作仍停留在自嗨文阶段。有待日后改进。
第三,认识到写作者的创意是极为珍贵的。
在课上,了解写作者怎样从一个点子,发展出一个创意。无戒学堂有脑洞课,可以练习创意写作。
练习过程中,我真切体验到:创意对于写作与创作的珍贵和重要。
接下来,根据无戒老师分享的几种创意写作练习方法,课后持续练习。
第四,增强“学习”的认知。
学习的目的就是“用”。
如果学习了某个方法、技法,记住一定在平时写作练习里充分使用和运用起来。因为使用、运用的过程,就是在强化和深化这个方法、技法。
只有所学的东西,自己能够熟悉使用,才是真正的学习,才能说掌握到要领,才为自己所有。
第五,写作不要怕慢,但一定要持续写。
每个写作者的写作基础不同,个人性格特质不同。因此,不能千篇一律要求每个写作者的写作成长速度一样。
因此,要允许人与人之间成长差异化的存在。
这个“允许”,当然最重要的是自己允许存在与他人的差异化。不同的人,没有可比性。所谓的比较,只有在同等介质,同等条件下的比较。
因此,写作者不需要找其他人比较,但要与自己比较,看看是否有进步,这才是合理的。
据此,如果写作者感觉到自己成长很慢,写作进步很慢。这时就要允许“慢”,且不过于焦虑。依然能够保持安宁的心理状态,低头关注手中的笔,不要停笔,不要放弃。
“慢”有可能为你奠定扎实的写作基础。
02、写作行为实践方面
第一,写作,关键是持续不停手地写。
写作,是行动与实践为基石。下笔写作,而且多多写,写得多了,才有机会看见自己写作问题在哪里。
如果把“写作”停留脑袋里,即使想得再好,一旦下笔,可能成了写作上的“滑铁卢”。
因此,写作学习,不光是听课吸收知识,同时要持续不断下笔练习。薄弱环节,专项内容专门练习。
多写作,多练习,再听听老师们的分享,写作薄弱点,还是能够找到的。
至于写作薄弱点,它不代表一定是难以超越的难点。真正难点,实际上是我们不知道薄弱点在哪里,或者压根儿找不到薄弱点。
第二, 养成稳定创作的习惯,以及向着文学素养靠近。
写作不是一朝一夕便看见成绩的事情。这就要求写作者对写作要有足够耐心和信心。
长年累月写作,养成稳定创作的习惯。
写作者必定要阅读。阅读,也是向各个名家学习写作的过程。
通过阅读,不仅向名家学习写作技法、创意思路,同时也让写作者向着文学素养靠近。
第三, 要有以“主题系列写作”的思路。
从主题系列写作中,刻意练习写作,积累优质作品。
03、写作心理状态方面
写作对于写作者来说,不应该是被孤立出去的,或者是被生活择出在外的。写作理应是写作者生活的一部分,与人、与生活紧密相连。
只有与人和生活联合,写作不至于成为一项任务和负担,而可以用平常心自然看待。
无论是写作,或是做其他一件事,那些客观因素、客观环境,有时会左右我们。但是,人的心灵却是自由的。
写作者选择怎样的心理状态面对写作,这是写作者完全可以自主选择和决定。
由此,我们最有选择权的,其实就是我们的心理状态。
如果确实热爱写作,那么就请选择良好心状去持续不断写作吧。
最后,用80后辣妈作家李爱玲《你若不伤,爱就无恙》中的一句话,送给亲爱的写作者朋友们,包括我自己。以此,结束今天的总结。
“不吝啬努力,不放弃争取,不丧失力量,不惧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