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到交作业的时候了,可是提笔还没想好要写什么,但当初下决心必须每周写一篇,坚持写七年的约定真不想轻易放弃,所以每到交作业时就焦虑,怀疑当初的想法对不对,要不随便写个对自已是个交待?
今天读了万sir的一篇文章,很有感触。
做好时间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不做必须的事。
写文章是我今天必须做的事,因为是约定的最后一天,但在一周的前几天都不是必须做的事,所以我该在前几天就应该写好作业,让自已有更多的主动性,这样,我的生活里就少了一件“必须做的事”。
没有必须做的事,我们就会多了选项,而不是被动的只能做这件事,这就有了“决策”的主动权。
记得在年初做个计划,把每天的日程安排的满满的,时间颗粒度都以小时或分钟计算,当中途有稍有变化时,就会自责、焦虑甚至怀疑人生,呵呵,有段时间干脆放弃了计划。
人生需要留白,就像拍照片不能拍满格,排版需要上留天下留地一样,这个留白就是万sir说的“余闲”。
余闲代表任何一种多出来、可以任意全使用的资源,可以是金钱、时间或空间。
余闲有两个好处:一个是你不必选择;一个是你不必犯错。
举个例子,假如你只有几百块钱,买什么都要取舍,要给孩子买就不能给自已买,若拥有很多的钱,那就不用选择,即可给自已买也能给孩子买。这是对钱的余闲。
鼓励年青人创业,因为年青人时间是最大的优势,不怕犯错,有从头再来的机会,这是时间的余闲。
探索需要代价,创造来自浪费。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之所以设立诺贝尔奖,就是为了给天才提供一笔奖金,好让他们不必为生计而工作,让天才们财务自由,才让他们专业“想做”而不是“必须做”的事。
可干可不干的事才有创造性,干什么都行的时间才是你的时间。
穷人都拥有一种穷人的思维模式--“紧缺思维”。
这里的紧缺思维一般指金钱上的穷人思维,但都可以类比到时间上的贫穷。
穷人对价格很敏感,穷忙活的人对时间很敏感。
紧缺思维有个“管窥效应”,也就是说穷人在看世界的时候只看见他急需的东西。减肥的人看到的都是食物,穷人关心的都是钱,忙活的人只说时间不够用。
人穷别借钱,越借越穷,忙活的人别透支时间,越是忙不完时间越不够用。
那如何改变没时间的问题呢?
要学会说不。不做这件事是因为我想有时间。
对有些看似很紧急其实很不重要的事,我们要有勇气说不,分清想做的事和必须做的事,不要把自已分分钟都处理那些所谓的必须的事。
修改计划,去掉那些不必要的事件。或得一大笔余闲。
但要想保住这笔余闲,就必须非常自律。
有些日更的大号作者是辞掉优厚待遇的工作,专作自由撰稿人,辞工作得到大笔余闲,但日更有质量的文章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需严格自律保证输出的。
有些人只羡慕了这些人的自由的,自已也想摆脱目前工作的诸多限制,但若自已不自律,即便自由了也会浪费得到的余闲。
还有就是提高效率。记得小时候放假最后一天把一个假期的作业都要写完,那不如放假第一天就把作业写完更轻松。
或把安排一件事的钱或时间做得宽裕些,余闲是为震动作准备的。
比如保险就是财务的余闲,若有家人生病时,保险就为家庭的经济做保障。
拥有余闲就拥有主动权,就拥有了创造、冒险和改变的可能性。
在安排未来计划时,给每天留点白,让自已有些余闲,会让生活过得更有趣。
~ 读万sir不做必须做的事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