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人的记忆遗忘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可以循序渐进地直观表示:
刚刚接触一件事情,大脑能牢牢记住,可过了20分钟,大脑仅能记住58.2%,一小时后只能记住44.2%了.
为了少做一些无用功,我们需要即时复习,复习应当是有策略的,复习过程中,读书笔记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在写笔记的过程中,也有助于记忆,把重要内容原封不动地摘抄下来,大脑中有一个部位叫作“海马体”,有古书记载,古罗马时期的教皇就是运用了大脑中的“海马体”记住大篇的祷告词;司机的海马体通常是普通人的两到三倍,司机需要记路,“海马体”用于储存关于位置的记忆。
我的大学数学老师喜欢提醒我们记住数学书上数学公式的位置,她说:“我们上高中的时候数学老师教的,觉得很有用就把这个习惯保持下来了。”——其实就是运用了“海马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不管你用何种方法,学习做笔记是学习方法的基石。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记笔记,还教会了我们如何整理笔记。
奥野宣之,笔记读书法的倡导者,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还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经常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他的其他著作包括《如何写游记和散步日记》《智慧创造锻炼法》《“处方笺”读书法》《三本书创造好点子》等。
笔记读书法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掌握三个技能就能轻松掌握:记笔记、整理笔记和重读笔记。
记笔记
- 信息一元化
奥野宣之提出记录笔记采用“信息一元化”,购书清单、得书原因、日常随笔、简报、读书笔记等等都可以记录在同一本笔记本里,都写在同一本本子里的好处是,总能找到你记录的内容。
-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提倡用“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记录——由两部分组成:感想和摘抄,摘抄用“○”表示,感想用“☆”表示,这是我写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 如果看到叙利亚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可以首先通过百科全书了解叙利亚相关资料,然后翻阅历史书籍,研究一下叙利亚与以色列之间战争的国际背景和现代发展,最后在亚马逊上检索关于最近中东局势的书,添加到购书清单里,以便日后购买。
☆ 年少无知只会用百度、去论坛灌水、还有知识付费,网上获得的知识都是碎片化的,想拥有体系化的知识还需要自己多下苦功,在浩瀚无垠的书海中,收获更加丰富。
亚瑟·叔本华的《论读书》一书中写道:“如果你觉得读书就是为了模仿别人的想法,那么这是思想上的懒惰。请丢开书本自己思考。”
读书笔记只是思想的“容器”,记录读书笔记相当于制造好“容器”,往里放东西好比水到渠成。
整理笔记
信息一元化的好处是能找到你曾经“放在那里”的东西,并不是说不需要整理,也需要整理。
如何查找记满了一大本的读书笔记?
像书一样给读书笔记制作一个目录,查找起来更方便。
等到记满了几大本读书笔记以后,还可以用到《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提到的:电子储存,把每本笔记本按照格式输入电脑,需要查找笔记本时,输入关键词,既高效又便捷。
整理笔记虽然耗时不少,但是对于想不起来书中的内容在哪一页,或者是,用到书中某个例子时,可以拿出笔记本翻一翻。实不相瞒,用了这个方法之后,我能记住某句话,在某本书的哪一页。
重读笔记
“当开始遗忘(即遗忘曲线下滑)时,通过重复记忆,曲线会回升。”
——《实用型阅读指南》
第一次阅读时的好奇心和陌生感,驱使我们完完整整地看完一本书,第二次、第三次阅读时,我们丧失了好奇,这时,重读笔记,可以让我们重温我们当初遇见这本书的心情,在情感上,更加主动地与书发生联系。
自然地翻阅之前写下的日常随笔、简报、读书笔记,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会让你发出由衷地感叹:原来我曾经有过这样奇妙的想法!
记录读书笔记的方法对于学习不同事物都有帮助,读书有新意,在于心境,书还是那一本。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母校哈工大演讲时曾经说过:
“我当然不建议30岁以下的人读《道德经》,为什么?因为书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当你很年轻的时候就把它读了,读完了之后,你便以为读过了,其实就错过了。因为当你在你太年轻的时候,有些书的味道你是读不出来的。以后再也…没有在你到达了需要它的年龄的时候,与它再次相逢,那我觉得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是在书中读自己,只是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很年轻的时候读过了一本书,等你老了,拿起读书笔记的时候,那种怦然心动,恭喜你!有生之年,再次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