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人可能有时候看起来比较木讷,但也正是木讷,在不经意的时候展示一下幽默因子,往往能够起到一鸣惊人的效果,也能让人印象深刻,产生“原来这个人并不是想象的那样不好相处”。因此,为了增进人际交往的能力、训练自身的口才,就不能一味地内向下去,而要在平日的生活中积累一些冷幽默,掌握有条不紊、惟妙惟肖、含蓄隽永的幽默智慧。
有一个被称作金口才的东西,叫“幽默”。
在很多人眼里,认为幽默只属于活泼开朗、能言善谈的外向者,而与寡言少语、蔫头蔫脑的内向者没什么关系。
其实不然,内向者由于其丰富的内心、细致敏感的神经和思维,比外向的人更容易具备幽默的基因。而幽默对于人际交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称为“金口才”。
可以说,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与幽默的人交谈,也几乎没有人不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个幽默的人。据说,在欧美国家,女子选择爱人,很看重男方是否有幽默感;公司雇用职员,也要看他们是否具有幽默感。有一家公司的总裁曾说过:“我专门雇用那些善于制造快乐气氛并能自我解嘲的人。这样的人能把自己推销给大家,让人们接受他本人,同时也接受他的观点、方法和产品。”
那么,什么是幽默呢?
《辞海》上的解释是这样的:“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的讹谬和不通情理之处。”幽默与滑稽、讽刺不同。滑稽是在嘲笑、插科打诨中揭露事物的自相矛盾之处,以达到批评和讽刺的目的;讽刺则是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对不良或愚蠢的行为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幽默与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幽默有助于我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从而促进事业的发展。
不可否认,现代社会中,人们所处的环境瞬息万变,竞争越发激烈,以致很多“圈子”里都充满了怨气,越来越多的人会感到压力很大、心情趋于焦虑,严重者还会患上心理疾病。而幽默是一剂有效的解压药,它不仅能使人们舒展眉头、心情变得轻松愉快,而且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交际能力,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
此外,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会不可避免地与他人发生一些不必要的尴尬,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一个内向者能镇定地和对方开个玩笑、幽他一默,尴尬的气氛就会一扫而空,彼此间的紧张关系也能得到缓和。而且,对方也会被他的幽默口才所折服,被他的语言魅力吸引,对其卸下心里防线。
我们都知道比尔·盖茨,而未必知道有一个和他并称为美国软件业“双子星”的卡普尔。卡普尔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人物和黑客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而与他的事业一起广为人知的就是他的幽默口才。
据说,在一次股东会议上,与会者情绪非常激昂,会议中的紧张气氛随着大家对卡普尔的质问、批评和抱怨而升高。
当时,有一个女股东不断质问部门在慈善事业方面的捐赠数量,她认为应该多些。她带着挑战性问道:“部门在去年一年中用于慈善方面有多少钱?”
当听到卡普尔说出有几百万元时,她说:“我想我快要晕倒了。”
而此时的卡普尔面不改色地说:“真是那样倒是好些。”于是,随着会场中大多数股东的笑声,包括那个愤怒的女股东,其紧张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下来。
卡普尔用幽默的语言化解了女股东的怒气,将自己从尴尬的境地中解救出来,舒缓了紧张的氛围,让大家在轻松的环境中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
由此可见,卡普尔的一句幽默带来的巨大作用。我们不难发现,在人际交往中,那些善于用幽默说话的内向人大都能将幽默运用得自然而不做作。当他们说一些玩笑话时,不会让别人感到他们是在故意卖弄或哗众取宠,而只是感到开心、愉悦,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很好的人缘。
为了增进人际交往能力、训练自身的口才,就要在平日的生活中积累一些冷幽默,在适合的场合让大家对你印象深刻,而不是一直默默无闻,成为人群中可有可无的人。要做到这点,就要在平日进行一些积累。
1、博览群书,多给大脑一些“营养”
虽说幽默的作用不可小觑,但真正将其运用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它的基础是具有丰厚的知识储备。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具备敏捷灵活的思维、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用巧妙的修辞开出恰当的玩笑,妙语连珠、语出惊人。因此,一个人要想培养幽默感,就必须充实自己的知识宝库,不断地从书籍中收集幽默的桥段,从他人身上汲取诙谐的智慧。
2、空闲之余收集奇闻趣事
除了平日看书、读报或者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外,还可以多看多读奇闻趣事。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让世界上每个角落的人都有机会足不出户就能够洞悉全球,有很多事情并不是发生在我们周围,但是也很有意思。一些门户网站或者专属网站都有专门的趣闻论坛板块,很多人都会在上面发布一些奇闻趣事,通过这种方式,内向的人一方面可以让自己的业余生活更丰富,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观看、了解,积累一些趣味经验,让自己有备无患。
3、观看经典大片,吸取幽默精髓
很多经典大片中都有一些语出惊人的幽默话语,这也是可以学习的。内向的人大多喜欢自己窝在家里看电视剧、电影,但是,并不能为了看而看,还需要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相比较中国电视电影,外国的一些大片更多地喜欢营造效果,用更多的镜头和画面讲述一个浅显的道理,少了一些文化韵味,多了一些视觉冲击,但是,在外国大片中,西式的幽默却往往能够让人在紧张的环境中放松心情,这不仅仅是心态,也是一种习惯,对于观看的我们来说可以学习更多精髓。而在看中国电视电影的时候,可以学习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语言的一语双关,也能从中汲取幽默的精髓,让自己从内由外地增加幽默因子。
4、从娱乐节目中学习冷幽默
很多娱乐性综艺节目特别擅长通过冷幽默的方式吸引观众的眼球,当然,也有一些国外新闻播报节目也是擅长通过冷幽默的方式来播报新闻。美国新闻主播曾经以这个开场白来播报新闻:今天是情人节,我们想借此机会对电视机前的广大观众朋友说“大家明年好运”。试想想,一位穿西装打领带的主播在电视机前说这样趋于刻薄的话,是不是也别有一番风趣?当然,更多类似的语言都表现在娱乐节目中,娱乐节目主持人往往不受节目性质的限制,可以随意发挥,时不时地冒出一些类似的话语,往往能够博得观众的好感。有一些主持人还特意制造全场爆冷的效果,通过自嘲自讽的方式来赢得大众的喜爱。这些都是内向的人训练口才时需要学习的地方,平日多看多学,终有一天你也能拥有像他们一样的口才。
冷幽默并不是人天生就具备的,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学会的。但是只要平时多积累,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多看、多听、多学,那么,你离冷幽默大王的称号就不远了,你给人的印象也不再是呆板、无趣,更多的时候,别人会期待你的惊人之语,愿意与你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