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做了肉夹馍。
昨天晚上卤好肉,烙好馍,放进冰箱,今早上拿出来一加热就成了。
馍,外酥里软;肉,香而不腻,好吃。
明明是“馍夹肉”,为啥要叫个“肉夹馍”呢?儿子吃着,问我。
说真的,这个问题,我还真不清楚。于是,百度了一下。不查不知道,一查还真涨姿势呢。
第一种说法,“馍夹肉”在陕西方言里,听起来像是“没夹肉”的意思。没肉还吃个锤子?陕西人不干啊,所以就叫“肉夹馍”了,这样听起来就好听多了。
第二种说法,“馍夹肉”,意思也就是“馍”夹着“肉”,这是视觉效果,外在形态,也是操作过程,怎么说也是动词范畴而非名词。不是名词,作为一种食物名称就不太合适。
即便把“馍夹肉”理解为“馍夹着的肉”,勉强作为名词来理解,也不合适,原因是这里强调的主体是“馍”而非“肉”。虽然肉夹馍是馍、肉通吃,但归根结底吃的是一种“馍”而非一种“肉”;所以“馍夹肉”不能够作为这种美食的称谓。
第三种说法,在陕西人的食谱中,“馍”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有馍就是饭,吃馍当吃饭已经是根深蒂固的饮食习惯。那么,怎么吃馍?怎么让馍吃起来更香?就成了陕西人切磋琢磨的用力点。聪明智慧的陕西人不但赋予了“馍”本身无数的形态,也创造了“馍”众多的吃法,其中,“夹馍”就是重要的一种。
所谓“夹馍”,就是把“馍”纵向一分为二,中间夹入菜肴。馍有很多种、夹入的菜肴也有很多种,于是,“夹馍”也有了很多种,比如,夹了炒菜的馍、夹了鸡蛋的馍、夹了肉的馍,等等。这样一来“夹馍”就不但是一种加工方式,而且成为了一种食物的统称,也就是说,在陕西小吃中,有一种食物就叫“夹馍”。
有了“夹馍”这个称谓,为了区分其中不同的品种,于是又有了不同的称谓:“菜夹馍”,“蛋夹馍”,“肉夹馍”等等。
第四种说法,“肉夹馍”的叫法是古汉语的省略句式,其意为“肉夹于馍中”。
老百姓无需文绉绉地讲之乎者也,加上陕西人性急,直爽,省去了"于"字,喊起来就成了“肉夹馍”了。
其它还有一些解释,或说“肉夹馍”是“馍夹肉”的倒装用法,或说“肉夹馍”是古汉语修辞手法,宾语前置,等等。
不能不说我们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