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四国高中生比较研究课题组近日发布了《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报告》。本次研究发现,与其他国家的高中生相比,我国高中生在心理与情绪方面存在自我评价低、不良情绪多、亲子关系差、网络素养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例如,仅有六成多的高中生对自己目前的现状满意,只有七成多喜欢与父母在一起,有半数多高中生最近情绪低落,还有四成多神经敏感、情绪不稳,有三成多高中生在休息日上网5个小时以上,并且有两成多因玩手机睡眠不足。
这样的结论,应该引起家长的警醒。
良好的亲子关系与情感支持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父母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在生活中注重角色意识,不妨蹲下来放低你的高度,善于倾听孩子的感受和困惑,不把喋喋不休的唠叨当作“教育”。
父母尤其要信任孩子、接纳孩子,有耐心等待孩子成长,永远不要拿那些所谓的好孩子来和你的孩子比较,没有绝对性的好孩子,你眼中的好孩子,他的家长也会有很多烦恼的事情。
父母还要提升沟通能力,学习亲子沟通的技巧,这样才能给孩子有质量的陪伴,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学会去关注孩子,关注孩子的交往圈,关注孩子的心情变化,关注孩子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孩子的世界和成人是不一样的,在家长眼中的小事,在孩子的心里已经足够大了。不要以为只要和孩子说话了就是沟通,但是如果父母只在意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交友、兴趣、情绪等多方面关注少,在孩子看来只是“伪沟通”,这样的亲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并无益处。
在孩子做错事或面对失败时,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既然错误已经发生,失败已经造成,家长就应冷静处理,责备不能解决事情的根源,并且还有可能导致孩子的自卑心理或逆反心理,本来只是一次错误或失败,因为家长的错误方式就造成了二次的伤害或永远的失败。
人心是相同的,正面的期许激发的往往是人性良善的一面。当你用负面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就会用黑暗面对待你;当你以信任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就会用光明面对待你。我们的最大发现是——人可以经改变态度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人有两个最基本的需要:
亲密:被肯定、被爱、被喜欢、是重要的……
当自己:有选择权、可表达、声音被听到……
重要他人是指在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父母之于孩子即是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日本的“三浦展报告”(《下流社会:一个新社会阶层的出现》2007年),显示了父母的生活习惯与孩子成绩之间的某些相关性:孩子的成绩与父亲的阅读量成正比,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成绩好的孩子,母亲通常是有计划且动作利落的人,比较有条理而且做事干练;成绩不理想的孩子,饮食状况比较混乱,较依赖便利店的食物。成绩好的孩子,个性主动、爱运动、朋友多;成绩差的孩子,个性被动、不擅长运动、朋友少、爱打电子游戏……
生活在和睦家庭里的孩子,每天都在上着最生动的“心理健康课”,他们知道怎样处理压力,怎样解决冲突,这些都是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观察和学习来的。父母要给孩子尽可能多的积极记忆。父母每天对孩子的脸色、说的话、管教的方式、传递的眼神等,都会成为孩子的记忆,成为孩子心理健康的食粮。(18.5.17《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