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夫子音
【原文】: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
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惟尽性者一之。
【译文】:
太虚是没有形状的(在不能达到太和的状态下,便形成了太虚),因为它的本体是由气组成的,气的聚散变化,都是客观存在的形式(气体的一切变化都离不开万物,所以它是一种客观存在体)。
到达极致的静态时气体是无法感觉到的(这是在太虚的状态下,这种静态是容易变化的),但是它存在着浮沉、升降、动静、相互感应的本性(这是太和之体的本性);对于气体不但有感觉还有对它运动变化规律的认知,这就是气体相互运行带给人的一种客观感受(典型的客观唯物论,因为气体的运行是可感可知的)。
客观的感受与形体和没有客观感受与所见的形体(如果不能感受到气体和看见形体,就能在太虚中穷神知化),这两种感知气体的境界只有通达宇宙本性的人才能将它们全面理解。(在太虚之中,气体的作用没有停止,并且有一定规律,但是它来自太和,便具有气体未发生作用的状态,这两种境界,可感知的是气,不可感知的是神,它们具有同一个体,这里讲的是太虚的概念。)
【原文】:
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途,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
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然则圣人尽道其间,兼体而不累者,存神其至矣。
彼语寂灭者往而不返,徇生执有者物而不化,二者虽有间矣,以言乎失道则均焉。
【译文】:
天地之间的气,虽然聚合、分散、排斥、吸收,千变万化,但是它遵循自然规律不会偏离自然正常的轨道(这是天地之气运行的规律)。气作为一种物象,它散开进入无形的太虚,并且遍布我的身体(万物是由气的聚散变化生成的);气聚合在一起便成为一种物象,但是不会失去气体正常的变化规律(气体聚合在一起会产生形象,但是它的运行不会停止)。
太虚之中不能没有气(太虚是由气构成的),气也不能不聚合形成万物(万物是由气体聚合形成的),万物又不能不分散而成为太虚之气(只要是有形的物象最终都会分散成为无形的气体)。万物这样如此循环的进行气体聚散变化,都是不得已要遵循自然规律的结果(这是太虚的特点,气体运行存在聚散变化)。但是圣人了解认识了其中的道理,他能发现其中的规律而对此不存有任何异议(圣人能够顺应气体的运行规律,而不会有任何对气体运行规律的疑惑心理),这是圣人的体悟已经达到了极致。
那些佛教僧侣认为形体寂灭的人就会达到不生不灭的状态,从此将会无生(这里指佛教讲寂灭,认为人摆脱身心的束缚后就能达到没有生死的境界,而气本论却讲人是由气体组成,它有聚合分散,但是它没有生灭),那些道教僧众认为通过养生就可以得到长寿,并且人可以长久的不会失去身体,与天地齐寿(道教又讲形体长寿,不符合气本论特点,有聚有散),这两类人思想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他们同时都是远离了真正的气本论道理,这样看来就一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