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海公子》,又可名之《小岛惊魂》,你就大概知道是个什么故事了。
开头与一般聊斋文不同,先讲故事发生地点,后介绍男主角,“东海古迹岛,有五色耐冬花,四时不调。而岛中古无居人,人亦罕到之。 登州张生,好奇,喜游猎。闻其佳胜,备酒食,自掉扁舟而往”
张生,说明至少是个秀才。
登州,即今蓬莱。
张生是个户外运动爱好者。这次到了“东海”,其实是黄海,在大陆以东,古人也认为是东海。
登州对面的庙岛群岛是黄海渤海分界线,张生到的所谓东海是否会是北黄海中的某个岛屿呢?山东共有大小海岛326个,其中有常住居民的海岛35个,貌似“古迹岛”候选者很多啊。
答案是唯一的、确着的、不可动摇的。
因为“五色耐冬花”说明了岛屿的位置是在南黄海,这里更接近东海。张生这一回走的比较远,自北向南穿越了山东半岛。
耐冬花就是山茶。在远古气候湿润时应该遍布山东,崂山湾几个小岛原本与大陆相连,后海平面上升与之隔绝,岛上野生山茶逐渐进化可耐冬寒,四季常青(四时不调),冬季开花,故称耐冬。
根据2001年的一次调查,野生耐冬目前只两个岛屿有,大管岛和长门岩岛。
而张生所在的蓬莱附近,无论渤海还是北黄海,耐冬都是无法生存的。
从蒲松龄描述岛上耐冬“花正繁,香闻数里;树有大至十余围者”,可以推断是长门岩岛。
因为大管岛野生耐冬只剩下了9株,而长门岩岛尚存495株。
大管岛耐冬本就稀少,因为近大陆,又淡水丰富,有人居住,故上世纪80年代起耐冬幼苗多被人挖取,今危矣。
长门岩岛距离陆地22公里,无淡水,无人居住,符合“岛中古无居人,人亦罕到之。”
崂山湾风平浪静时,机动船这点距离要一个半小时,张生的扁舟肯定没那么快了,岛上无人,所以张生自“备酒食”,至少要管三顿的。
因为岛中古无居人,与自古以来精神不符,所以,今天的长门岩岛驻了守卫军队。登岛要申请。野生耐冬因此得到了保护。幸甚。
文中还有一个证据说明是崂山湾的岛屿。
张生邂逅了登岛红衣女郎,问对方来历,女郎答曰:“我胶娼也。适从海公子来。彼寻胜翱翔,妾以艰于步履,故留此耳。”
山东女孩心直口快啊,“我是胶州市天上人间的头牌,被海氏地产老板的儿子包了几天,伴游到这里,岛上路太难走了,我就躺在这儿等他。”
登岛肯定是坐船的,长门岩岛分为北岛和南岛,共由4个小岛子组成。北岛是北岛和七星岩;南岛又分东屿和西屿。
他们登上的应该是最大的北岛,也才0.161平方公里,两个足球场那么大,能走多少路?
如果这点路都不肯走,则娇滴滴的红衣小姐更不会劳苦奔波去山东半岛北侧了。
张生上岛不需要办啥手续,但是,依旧不那么简单。
如果在明初,尤其是太祖朱元璋时代,有海禁的,“禁民下海”。
顺治十三年,满清政府发觉被郑成功玩了假和谈,开始禁海,直到康熙二十二年,“寸板不许下海”。
所以,张生此次出游是在明末才对。
唯明末的小姐才会这么理直气壮,号称“老师”的。
说完地点,我们再说说张生的扁舟。
蒲松龄在这里肯定笔误了,“自棹”写成了“自掉”。中华书局直接改了。
目前划船项目里,皮艇马拉松大约要划30公里;划艇约20公里。
张生扁舟出海,顶着海浪海风海流划22公里,也许可以,上岸后还会和红衣女郎“共饮......相狎”,难以置信。
查了一下资料,张生租用的扁舟应该不是普通的舢板,而是带有一根桅杆挂帆的小船,类似“网梭船, 形如梭,竹桅布帆,仅容二三人。 因其轻便快疾,一度用作水兵哨船。”
三个人一个是执兵器,负责保卫和战斗的,一人扶舵,一人扯帆。
明末崂山湾估计治安还可以,不需要执兵器,舵可以绑住固定,风紧一人扯乎帆即可。
我们大致能勾勒出张生驾船的样子,和今天驾风帆游艇区别不大。
后面,张生和富二代为一个女孩争风吃醋,经过一番搏斗,精疲力尽的张生还把海公子的尸体搬上了船,立刻返航,进一步说明了这条扁舟必须要有帆才对。
否则,张生回去之后,就不是“大病月余”,而是一命呜呼了。
病好之后,张生依旧热爱户外,却再也没到荒岛探险过,也尽量远离胶州。
他打听红衣女郎的下落,发觉她说的夜总会啥的都是瞎编的。
胶州市根本没天上人间。
张生偶尔还会想起她,她的衣服就像岛上耐冬花开那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