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豆芽阅读成长…
日更100篇这是第一阶段的目标,已完成
日更365篇这是第二阶段的目标,这是2023年连续日更第116篇,总的第181篇
2022年,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阅读+写作
2023年,我最想学的就是效能研习社和商业
一起向未来
鲁迅说:“人的成长都需要一个过程。”
确实,阅读的成长也需要一个过程。从字面的意思到背后的深意,不是1天、1个月、3个月可以速成的。
非常感恩在效能妈妈社群成长的8个月,阅读真的让我成长,所以我是豆芽阅读成长。
人到40如何不惑,这本书可以给你答案。
都知道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但是如何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呢?很多人不会、不懂、不知道。
但是,这本书可以给你答案。
可能你听过这本书,可能你看过这本书,但是你真的用了这本书吗?
不知道多少年前,就听过ta,但是那时候没有意识要去好好阅读ta,所以听之任之,浪费了几十年,人生如果没有成功,那就是因为没有好好看ta。
以前做过一些阅读笔记,就是讲什么,抄什么,但没有很深入的理解。仅仅认为这是一本人生成功学的书籍,告诉你人生要成功,必须要有这7个习惯。
1什么是七个习惯?
简单说就是该这样做,或者该那样做的准则。
再简单的解释,就是两个字——原则。
这里所说的原则是指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和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法则一样,都是毋庸置疑、不容忽视的自然法则。
比如“公平”、“诚信”、“善良”、“成长”等原则,它们就好像人类与生俱来的良知,每个社会都存在。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原则并非价值观。
比如,一群强盗可以有相同的价值观,但却违背了善良的原则。
如果说原则是地域,那么价值观就是地图,地图与现实情况越接近,就越能过上高效的生活。
2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因为要成为一名在职场或者家庭中的高效人士。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他是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杨百翰大学博士,柯维领导中心创始人,曾被《时代》杂志誉为“人类潜能的导师”,并入选为全美二十五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本书自出版以来,高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长达七年,在全球七十个国家以二十八种语言发行共超过一亿册,并被《福布斯》杂志评选为十本最有影响力的书之一。
3那到底七个习惯具体是什么呢?这7个习惯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个习惯对你的人生真的可以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吗?
在序言中,作者以比尔盖茨为案例,说明了比尔盖茨的成功的一生,源于这7个习惯的匹配。
本书所述的七个习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提供了开发个人和人际效能的渐进、连续和高度整合的方法,让我们依次经历“成熟模式”
——由依赖到独立,再到互赖,不断进步。具体如下图所示:

那么,什么是依赖期、独立期与互赖期?
简单来说,依赖期就好比未成年阶段,你得对我负责,你要照顾我;
独立期差不多就是18-25岁之间,我对自己负责,我靠自己,我可以做到;
互赖期则在25岁之后,讲求彼此合作,我们可以做到,我们可以一起做牛逼的事情。
是不是有所理解7个习惯了呢?
那这7个习惯能不能解释山东淄博烧烤这么火背后的逻辑呢?
山东策划团队的上下一心,不就是七个习惯的统合综效吗?他们遇见客户上错菜的不满,应用的解决方式不就是积极乐观吗?退钱或者退货你随便选。
以上是我自己在阅读时候的所思所想。
原本以为已经蛮透了。
今天早上效能妈妈研习社的拆解,让我激情澎湃。
领读中,凝子老师挖掘的深度和广度,让我们震惊。
她拆解了人生中7个习惯背后的逻辑。
为了生活更好,就必须以生活为中心,就要拥有安全感、明确的人生方向、智慧和力量,要用品德来做好自己,从用户思维、时间、真诚、善良多角度开始践行,首先要从转变思维开始……
领读中金句百出:
只有真正坚持,才能让价值持续积累。
真的改变就是改变思维,能主动控制的就是我们的习惯。
只有深深向下扎根,才能获得个人成长的真正力量。
成长是长期主义的思维,找方法,走捷径,本身就是错误的。
你是不是也很想了解此书呢?
赶快加入我们一起来感受深度阅读,一年成长,三年成就吧!
正如鲁迅说:“人的成长都需要一个过程。” 阅读也是如此。
感谢阅读,我是豆芽阅读成长…
日更100篇这是第一阶段的目标,已完成
日更365篇这是第二阶段的目标,这是2023年连续日更第116篇,总的第18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