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指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这是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也是共产党人的价值坐标。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奔赴为民山海,以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的姿态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书写党和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迈开步子走下去,紧紧依靠人民,在问需于民中察民情。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的“酸甜苦辣”、“所思所盼”,体现的是民意,折射的是党风。广大党员干部要多转转田间地头、农家小院、街头巷尾,多聊聊家长里短、村社新闻、茶米油盐,多听听抱怨声、牢骚话、烦心事。要坚持脚往基层走,身向一线沉,多到困难多、矛盾问题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把基层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着力将群众的诉求变成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追求,才能把“实打实”的民声“捞上来”,找到为民服务“供”与“需”的契合点。
俯下身子沉下来,常常联系人民,在问计于民中汇民智。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党员干部要提高发现问题、分析矛盾、提出方案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自觉运用把握规律,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招、脚下有路。深化“村村到、户户到、人人访”活动,常进百姓门、常认基层人、常听群众音,在问计于民中,找到破题的关键;在群策群力中,凝聚奋进的共识。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甘拜群众师,甘为小学生,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努力找到实用的“小妙招”、管用的“土办法”、创新的“金点子”,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
甩开膀子干起来,事事服务人民,在问效于民中暖民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最高价值取向。党员干部要树立干的导向,聚焦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和民生实事,认准目标,心无旁骛掘“深井”,久久为功钉“钉子”,增强工作的穿透力,既善始善终又善作善成。工作成效怎么样,不是往纸上看,也不是朝墙上看,而是向群众脸上看。党员干部要起而行之,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坚持需求导向和效果导向,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真正让干部想的就是群众盼的,党员干的就是群众赞的,更好地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真正让群众受益、使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