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简心法:
起心N维在无穷,(确认大愿)
存在至简正弦涌,(不下念)
一切呈现投影重,(借假修真)
零维全息万有中。(本自具足)
入世心法:
信、愿、行、证。
五jing(净、静、敬、镜、境)
第一个jing是干净的"净",就是让我们的内在让我们的心,不断的干净清理那些脏东西,一定要不断清理下去,这叫自净其意。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教里面有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不断的清净自己,不断的清洗,这叫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是一个清净的概念,就是第一个"净"。
第二个jing是平静的"静",就像我们的心像是一池水一样,当湖面平静的时候,可以穿透湖面看到水底,可以看到湖面反射的日月星辰,阴阳两界的事情了了分明,
如果我们的心不静,就像我们在不断搅动这个水,当水乱七八糟就看不到水底,水面反射的事物也看不见,所以心要平静,这个叫"心如止水",我们心能不能平静下来,这是需要训练的。
第三个jing是恭敬的这个"敬",N维宇宙空间N趋于无穷大的宇宙智慧,就是我们具足圆满的智慧,跟我们三维存在的差异是无穷的无穷次方倍,
我们只有对这个智慧无条件恭敬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打通跟它之间的下载通道,你只要有一点不恭敬就会障碍,
所以我们有时候说,为什么宗教系统那么崇尚于他们所描述的最高境界的智慧,可以把人说的一钱不值,一点都不值,(这点事情我自己亲身实践,我进入所有有缘的法门,你让我做什么我做什么,因为我知道所有的仪式都是在表达那个境界和我们当下境界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太大了,让我们做什么都不过分,你不管是站着躺着倒立怎么着都行,甚至连生命在这个面前都不值一提了,因为生命只是在三维空间投影一次的这个相,所以恭敬,全然的恭敬,才能跟高维智慧关联)。
第四个"jing"是镜子的"镜",就相当于我们坐在一个大的球面镜的中心,我们往四面八方看过去全是自己,这个世界你看到照见的所有人,都是自己投射出来的相,都是自己的认知成的相,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面对一切事情,我们只有一件事,就是反求诸己。
看到所有东西问自己,这个现象呈现我的什么认知,告诉我我的什么认知呈现这样的相,因为所有认知都是障碍,这样我们就不会外求不会抱怨,你会进入一种正向自在的生命状态。
第五个jing是环境的境,比如我们今天在这么好的一个环境里面,让我们屏蔽掉我们跟世间的外源,我们把我们跟周围的信息的关联暂时关掉,让我们能够专注于这个环境中,共同建造一个共振能量场,这就是环境的境,同时它又是境界的境。
当你的境界达到一定境界,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你对环境没有要求,你在哪这个环境就是好环境,这个外在的环境再乱再纠结跟你没关系。
比如看风水的有这么一个讲究,风水是什么,是时空能量场,这个时空能量场跟我们每个人的特征能量之间有一个匹配度,这个匹配度高,这个风水就对你好,反之,这个风水就对你不好,它会相冲等等,实际风水它有一些公共的匹配度,也就是大家对这个地方对大部分人都挺好,这也是看风水的一个基础,但是有一种人,他根本不需要看风水,因为他在哪风水就好,因为他的觉知跟高维链接的,所有存在的相都是能量分布成的相,比如一个杯子从这儿移动到这儿,整个能量场都变了,移动这个杯子对整个能量场的扰动不大,但这个时空里边有一些东西它是跟高维链接的,那种跟高维链接的东西叫法器,比如佛像比如香,比如所有跟我们修行相关的这些物件都是法器,法器是跟高维链接的,它稍微移动一点,对这个时空能量场都有关联。
一个人修到一定程度,是可以调风水的,你只要舒服,这个风水一定好,这就是第五个"境",既有我们被动的接受外部环境,需要对外部环境有诉求有要求,同时也可以变成一种主动的你自己对环境能量的一种调制,这是验证我们自己修行境界的。
所以这五个jing(净、静、敬、镜、境)就是高维实践条件,这五个jing(净、静、敬、镜、境)跟所有宗教修炼的创造条件异曲同工,只是它表达方式不一样。
——刘丰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