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海滨散文||追光的青春
光纤传感仪的幽蓝光芒在暗室里明明灭灭,庞众望俯身记录数据,眉间映着荧荧冷光。这一束光,曾如手术室的无影灯穿透他六岁病危的胸膛;也曾是河北寒夜中,母亲刺绣针下摇曳的烛火,在土墙上投下佝偻的剪影。此时此地,光成了他指尖驯服的密码,向大地深处探寻路基坍塌前的隐秘震颤。
母亲庞志芹的轮椅碾过黄土,在二十多户乡亲门前印下辙痕。六岁的庞众望扶着椅背,看母亲为凑足他心脏手术的四万元,把尊严碾碎铺成路。债台高筑后,他捡拾的碎铁片常割破掌心,归家时暮色四合,他躲进阴影藏起伤口,唯恐母亲垂泪。可满墙奖状是暗室自生的明月,母亲指尖抚过那些金边红纸,笑意漫过苦难的堤岸:“望儿,往前看。”——生命的第一束光从不来自太阳,而是母亲在深渊里举起的烛火。
吴桥中学的录取通知书抵达时,他写下三十封信托付姥爷:“妈,我走五十里,心在灶台边。”他深知母亲在轮椅上的孤寂比贫穷更难捱,文字如光缆连通母子心跳。班主任踏入家门时震撼无言:裂缝纵横的土墙上,奖状的金色光芒竟让唯一电器——旧电扇的嗡鸣黯然失色。这光穿透清华“自强计划”的降分录取线,将寒门少年渡向精密仪器的殿堂。
初入清华园,聚光灯灼痛了他。“怕负了‘众望’”,他蜷在名人光环的阴影里喘息。导师一句“发现自己才是要务”如透镜调准了焦点,将社会凝视折射为内生热源。当他立于仪器前校准光路,那些曾灼伤他的目光,终沉淀为科研图纸上的坐标——有人在描摹影子,但我在追光。
浴室水雾蒸腾时,灵感如光纤猝然点亮。他裹着湿衣冲进实验室,与师兄在数据洪流中捕捞陨落的星光。长夜将尽,一套全新算法破茧而出,卫星通信速率自此飞跃五十倍。专利证书落款处,他郑重签下母亲的名字,专利奖金三百万化作“志芹助学金”,流向山区课堂与先心病儿童的手术室。光在光纤中奔涌,如当年母亲挨家叩门借来的硬币,叮当回响成爱的拓扑。
母亲临终前,博士录取的消息如萤火栖在她渐暗的瞳孔里。而今他调试的地灾预警系统,正将光纤织入大地脉络。有记者问及过往,他眼底漾开熟悉的暖意:“我的亲人那么好,别人该羡慕我。”光纤终端屏幕上,路基沉降曲线平稳延伸——光在黑暗中凿出的隧道,终将成为更多人前行的路。
光纤在庞众望手中低吟浅唱,传递着大地的心跳。曾经母亲轮椅碾过的乡间小路,如今延伸为卫星轨道上每秒五十亿次的数据洪流。他捐资助学的汇款单如光缆接续起无数山乡,300万专利奖金化作春蕾,在曾被风雨摧折的枝头绽放——原来最精妙的光学仪器,是苦难磨砺成的人心透镜,将微弱的星火聚焦成燎原烈焰。当光纤传感仪在暗室再度亮起,蓝光中浮动着母亲刺绣的烛影、手术室的无影灯、奖状的金辉,它们汇聚成恒星,照亮所有在深渊中举首的追光者:心中有光,何必到处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