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alice李成立了个人工作室,惊叹其决策果断行动迅速,立马要求与欣若一起前往参观。我们三个共同参加过头马俱乐部,千贝美学课,生活中共同践行“断舍离”而组成“断舍离三人组”。虽说三人小组聚会次数按“年”以单位计,但兴趣爱好相同,又有共同职业话题,所以每次聊天都很尽兴,相互学习成长颇多。
这间位于麦库写字楼的工作室小而美,敞亮舒适,会客座椅选用了简洁大方的宜家产品,旁有榻榻米蒲垫可盘腿而坐,茶几上摆有功夫茶,在进门一侧挂着alice李爱人张先生的毛笔架,张先生的爱好还体现在隔壁小间的画架上,颜料,木头架子占了整个一小间-显然,这个工作室是他们夫妻俩的“会客厅”,可以品茶写字画画,也可以聊天讲座培训,来的是友,访的是人,寻的是道。
这次张先生也在,我们四人坐在喝茶嗑瓜子聊天。我感兴趣的是alice为何能够放弃HR总监职位成立这个工作室,成为了职业规划咨询师。她说当车子房子都有,生存基本无忧时,人要做点感兴趣的东西-这就是为啥现在更多的年轻人(90后00后)比老一代活法更多样化的原因,父辈给他们的渥的经济条件保证了衣食住行后,他们有更高的需求-自我实现,想做些自己感兴趣的,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不必为柴米油盐生计奔波了。她作为资深HR,见多了区别于父辈的年轻一代,他们想将职业跟兴趣联系在一起,或者找到自己的职业使命,顺应着这个社会趋势。ALICE李多年的HR经历能帮助他们,顺着这趋势,她也找到了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
“养”字频繁地出现在闲谈之中:培养兴趣爱好,养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养好这个工作室,养成自己喜爱的职业。养意味着用精力去培养,用时间来滋养,用金钱来灌养。生活,爱好,职业都需要“养”,只有通过养,才能成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目标。于我而言,找到自己的未来的职业方向,而非忧虑眼前的职场危机是近年来的探索的课题。职业收入的不确定让我患得患失,裹足不前,不敢轻易换跑道,毕竟中年人有房子孩子压在身上。那么如ALICE前几年读书上课般为今天在“养,聚焦目标地养各种能力资源,把自己的目标养成!
欣若再次提及她这些年冥想给她带来的一颗平常心。她已经坚持每日冥想很多年,每天晚上无论多累多晚,安静地在客厅呆上一会儿,吸气呼气,注意自己的呼吸,放空自己的意识,然后身心放松下来。冥想带来的改变也是显而易见地:不焦虑,看待事情都能往积极地方向去想,人也更平和了,越发人如其名了。
写作与冥想一样,作为观想自己的一种方式需要践行。无论是可帮助找到自信的成就日记,还是剖析自己不足的反思之文,都可以让自己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思想的变化。仅以此杂记作为007开篇。
另给Alice李在简书打个广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