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7日深圳市在对重点行业从业人员定期核酸检测时,发现了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是自去年5月21日疫情爆发至今已逾七个多月,这一次的疫情再次打破了这个繁忙城市的节奏并且由于临近年关,大家对疫情的发展显得更加关注与重视,这再一次的疫情,一下子又把我的记忆拉回到了去年的五月……
去年的5月,深圳正处于政府号召大家主动打第二针防疫疫苗的火热时期,作为流动人员密集,外来人口众多的一线城市,深圳一直积极防疫,深圳的卫健委也还没有那么活跃出名,大家只是时不时关注一下网络上的段子,比如有哪个区打疫苗送烤乳鸽,哪个区打疫苗可以领大米,一切都还是一派繁忙热闹欣欣向荣的样子。
而我,也是于这年年初才加入了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一家背景非常特殊的公司,港资与国资委合作,全国唯一一个与外资合作的码头公司。当时对公司还不尽了解,只是做了常规的培训,知道公司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举足轻重的行业地位与作用。从一进公司,我就知道,这家公司属于大家轻易能辨识的,疫情防控的重点行业,因为来往的全是外籍船及船员,但是,对于2020年如此严重的国外疫情期,公司都能保持零感染,我当时是觉得挺佩服的!所以当公司在号召大家积极打疫苗时,我就第一批赶去报名了。由于公司在罗湖区是属一属二的大企业,并且是国企背景,所以,当地防疫机构非常配合,安排了好几个批次上门到公司进行疫苗注射,我也是在公司里完成的两针疫苗,碰巧的是,打完第二针疫苗那天就是5月21日。大家打完之余还在闲谈打完第二针的感觉,有的反应大,有的没反应,按往常一样,等着5点半下班,搭班车回家,谁知,在离下班前半小时,全体大厦紧急通知,全部工作人员都不能离开公司。因为公司的班车是分时间段批次出发的,所以五点半之前的班车已陆续送了一部分职员工回去了,剩下的大概两千多名职员工被通知,原地不动,需要等医疗机构来公司进行大规模的核酸检测,这时大家才赶紧上网,发现原来,上午归来的一批登船人员在做例行检测时,发现有一名确诊的阳性工作人员,但是他自己不知道,因为是无症状感染,也早在三月份时就完成了两针的疫苗!消息一炸出,全公司上下都处于一片讨论中,没有慌乱,只有无所适从,等待着高层的命令部署。
我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在公司附近找出五六个点,每个点成立一个检测中心,大概可以容纳两三百人的检测,因为需要在今天晚上全部完成这两千多人的检测,同时,把所有员工的信息上交给交通局与公安部门,立即开启流调,毕竟还有三千多人已经回家了或一直在家的。公司是24小时三班倒的工作模式,所以,是无法在同一时间段召集这五千多人同时在港。瞬间,所有的工作都按了暂停键,大家一边部署检测点,一边安抚正下班等归家的员工,当时由于没有更专业的人来指导,又正值下班高峰期,过来检测的医生护士全都堵在路上,很多医疗物资也都困在路上,一直到六点多钟,医护人员及物资到位,才开始检测。当时的检测还是一人一管,布置也是按要求的分成几列,但是,由于当时未有经验,不论是做秩序维护的安保人员还是现场组织人员,都没有穿防护服,也没有这个意识,幸好当时场点多,人也被分散,所以没有拥挤,没有推掇,一切都尽然有序。由于医护工作人员充足,不到一个小时就检测完毕,大家便陆续回家。
突然两千多人的检测结果,当天就要出,由于什么都是第一次,没有经验,连检疫公司也是突然收到任务,当时接到检疫的第一家公司是华大基因的,来收标本的小伙子拿了一大堆的器材,说晚上要紧急培训,因为试管上的条形码,只能识别管子,我们之前手工记录的条形码用途就是为了比对检测人与试管结果用的。但是两千多人的纸质原稿最终还要输入到电子档,那个工作量,只记得当时把办公室还未回家的所有办公室女职员都召集起来,连夜输完了资料,睡觉自然是没有办法的了,等一切完毕,再导出给华大基因公司,同晚,卫健委的三位工作人员也入驻公司,又长又宽阔的大厅前台就成了他们接下来一个多月的临时办工场所。我们只顾着赶自己的活,当时也并不了多解这三位卫健委的同事究竟是来做什么的,以为是做一些检测指导什么的,后来才知道,因为当时粤康码数据收集整理有点问题题,所以,立即启用i深圳二维码,以及快速身份识别系统等都是他们负责接口去落实安排的。
当晚未能及时回家的同事,没有床没有洗漱,只能趴在工作台上休息一会,便等待着第二天上级的指示,可以自驾的同事可以回家睡上两三个小时再返公司。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五月天,大家在等待第一批二千多同事结果的同时,又要开始紧张安排另一批上夜归来的同事,又是两千多人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