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自己擀馄饨皮的人越来越少了。馄饨皮多是去超市和农贸市场购买。
依稀还记得,小时候馄饨皮都是母亲用长长的,比我还高些的擀面杖,还有大大的面板,奋力擀成薄皮后切成方块的样子,嘴里一直说着辛苦、腰疼之类的话。
对于这根大擀面杖其实我是非常恐惧的,因为母亲也曾告诫我,如果不听话,这根擀面杖就是家法。 不过,对于馄饨的喜爱总是能及时打消我的恐惧。鸡汤加美味的馅料,思念已久的味道,仿佛现在嘴边仍有留存。
母亲做得馄饨极美味。她也是从一位啥也不会的娇小姐为了生活,为了孩子,一点点从和面学起,现在回忆起来,就是这个馄饨,我也是看着她一步步改良到完美的。她切过歪斜不成方的皮,她下过一锅浆糊的馄饨,也见过她“先蒸后入汤“和“直接在调料汤中下”的尝试之作,直到完美。二十多年后,当她骄傲地让我女儿吃她做得非常拿手的馄饨时,却是在超市买的皮,感觉上还是有些厚了。因为那时的她,已经身患重病,再也无法拿起那长长的擀面杖了。
母亲做得馄饨之所以美味,现在归纳起来有三点成功之处:一是皮,她在和面时会稍稍加一点食用碱,软硬适度的皮下到锅里透亮轻盈。二是馅,少量的肉先切后剁,还要用酱油、盐和非常少的糖拌匀煨入味。关键的鲜味通常是靠海米、虾仁或鲜扇贝包在馅料中完成的。包的是元宝型的馄饨,但馅料放的很松散,这是母亲的秘制,只有这样,馄饨才不同于饺子,才可以在汤水中自在展示它的娇柔风姿。三则是汤。先用锅煎出薄薄的蛋饼,扣在菜板上等待切丝。不必洗锅,直接注入熬好的鸡汤或骨汤,待开锅调味后再将蛋丝入内一滚,直接冲入要放馄饨的碗中(碗底提前放上了一点紫菜、虾皮和香菜,淋一滴香油)。另起锅白水加少量盐,开锅煮馄饨盖盖“2次”开即可。不必点凉水,馄饨皮薄,馅料肉少松散,熟得快。
后来不知咋地,说食用碱对营养破坏严重,渐渐地碱水和面讪讪然淡出了面食界。其实也不尽然,直到现在广州云吞面中黄黄的碱水馄饨皮依然用得很开心。而且还有人执着地喜爱着碱水馄饨皮和碱水面条这些老味道。
碱水馄饨皮做起来并不难,网上也有冷藏直寄的;农贸市场也接受定制。
所用材料是500克面粉,配50克淀粉,8克盐,2克食用碱,180克水。和成光滑面团,擀成薄片或用小压面机压成薄片,切成方块就行。 压面机压皮切成方块,很薄 这是压面机压好的薄片,切成。比超市的不加碱多淀粉的薄,却不沾,碱水皮冷藏放两天都照样柔软,只需一点水沾沾封口之处。
备好馅料,就是肉、虾或肉菜蛋,具体因各有所爱,无需详解。
包是很简单的,按此步骤即可。
还可以晚上包好,冷冻一宿,并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这就是碱水皮的另一优点。
煮与汤料,我一般遵循母亲曾经的传授。
煮出来,你更会知道碱水皮馄饨是如何顺滑美丽,摇曳生姿了,还有那股淡淡的碱味,让人追忆。
休息日的早晨,可以现包,可以现煮,可以从容不迫吃碗碱水皮馄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