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儿时的记忆日渐模糊,那时山村生活非常贫瘠,在我印象中每天都可以幕天席地,白天看着白云飘渺发呆,夜晚望着星辰点点而眠。月亮的阴晴圆缺就像我每天的一粥一饭,平常而自然。没有敬畏,没有景仰,因为这就是我每天的生活。要说有特殊的话,大概就是那贡桌上的月饼和水果的香甜,还有两鬓斑白的奶奶的那份虔诚。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后来当我们来到原平的农村,把月饼和水果摆上贡桌的变成了我的妈妈,更多的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偶尔也从月亮的光辉中看出了几分温暖,其实那样的夜,那样的月,从来都不属于我这个农村女孩,那时的我没有闲情雅致欣赏月的美妙,心中唯有奋斗前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再后来的中秋节,我大多数是与同学在校园里度过的,也可能因了青春年少,或是气氛感染,倒也是多了几分情趣,忆一忆嫦娥奔月的孤冷,也体会到了漫漫长夜一个女子的等待与思念,透过月亮也多了几分对家乡亲人的想念和留恋,也希图通过月亮寄去着几多的思乡之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后来的后来,结婚生子,把月饼和水果摆上贡桌的变成了我自己,我给孩子讲着久远的神奇传说,希望孩子能够对中秋的传统有所了解,能够对月球,对宇宙多一份情怀,对传统习俗多一份继承。等到他长大,在遥望星空时,在仰望月球时,还能想起妈妈的叮咛和祝福,还能想起当年还算年轻的母亲。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