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只老鼠去春游。
春游,古称为游春、踏青、寻春和探春。许多古代文献都记载春游习俗的生动景象。如论语记述了孔子春日里带着学生到郊外踏青春游之事。
春游的好处很多:
踏青不仅能使人开阔心胸、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置身于青山绿野之中,春风拂面、芳草如茵、阳光和煦、鸟鸣雀跃,感受充满春天的生机气息。
据测定,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氧离子,一般城市家庭居室内只有40~50个,室外空气也只有100~200个,农村田野的空气中可含有700~1000个,而森林和海滨的空气中则高达2万个以上。由于空气中的负氧离子不仅能增强大脑皮质功能,使头脑清醒、精神振奋,而且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刺激人体造血功能,因此被誉为“空气维生素”。
在青山绿水中放眼远眺,对视力也大有益处,可以预防近视。激发思维,萌发创新。
春天万物复苏,一切新生的景象,让人自然而然地树立新目标、憧憬新愿想、热爱新生活;春天踏青,最易使人生发亲近自然、感悟自然的情怀;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绝妙结合,最易激发人的审美情趣,唤起爱心。当人的梦想与春之美景在刹那间碰撞时,往往会使人的心灵顿悟和升华。
现在我们开始故事吧。
扉页上是各种花的名字。我们可以好好认一认,看看会在哪一页出现。
今天天气太好啦,大家一起去原野上春游吧!
老二和老五在挑水,老大拿着斧头应该是刚砍完柴。爷爷在休息喝茶,爸爸提议去春游,大家听了都好兴奋。
带上饭团,带上水壶,春游真开心!
“哎,老十,你的小手跑哪里去啦?”老二蹲下身子把老十的小手从袖子里拿出来。
老大在做笛子,看不出还有艺术细胞呢。角落整整齐齐地堆放着柴火,应该是刚劈好的。妈妈在做饭团,爷爷奶奶在用竹叶打包起来。一切井然有序。
春天的阳光好灿烂!长尾山雀的小宝宝出生了,听,小鸟在啾啾地叫呢。
紫藤探出胖乎乎的小脸蛋儿。雨蛙也醒了,呱,呱,呱。
春天来到啦!
“看啊!”老九发现了紫罗兰花。还有棣棠花、百合花、笔龙胆,森林里百花盛开。
老七和老八偷偷躲树后,以为藏得很好,不料老二早识破他们在哪里,暗暗偷笑。
到原野了。好辽阔啊,一眼都望不到尽头。
春天的风,春天的气息。
老五和老八在看什么呢?
“来,我们在原野上赛跑吧!”老五和老八说。
呆头呆脑的懒蛤蟆还没睡醒:“我呀,我还要回森林再睡上一觉。”
这癞蛤蟆很大,即使我们化身为小老鼠,看起来也是不小。
“哇!老四头上的蝴蝶结好漂亮!”老九说。
这是真●蝴蝶结啊。蝴蝶结的创意灵感是从这里来的吧。小朋友问创意灵感是什么意思?就是因为看到停在老四的蝴蝶很漂亮,有叔叔阿姨觉得很美又无法让蝴蝶长时间停住,就想到用一种蝴蝶结的头饰来代替,就是米妮戴西那个蝴蝶结,这就是创意灵感。
“咦,这是什么?”小家伙们说
“是青蛙的卵啊。是刚才那只懒蛤蟆的小宝宝吗?”
小朋友春游时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不过,得爸爸妈妈认识才可以教。青蛙卵,各种花的名称,看来得恶补一下,实在不清楚的百度,不能说不知道。
老大吹起了笛子,嘟,嘟,嘟。大家排成一排,走在长满笔头菜的小路上,嗒,嗒,嗒。
爸爸在队伍前面带路,老大在队伍后面吹笛子,声远悠长,报告着行进正常,没人掉队;又欢快雀跃,和虫鸣鸟语融合一体。
来到小溪边,女孩们都走独木桥。
下面嗖的一声!青蛙跳过小溪。嗖!嗖!老二和老五也紧跟着跳了过去。
老八紧跟着跳过去。和青蛙比赛。老六也准备着。
扑通一声,可惜老六跳得不够远,距离对岸还有一点,落水了。老二赶忙伸手拉住老六,青蛙们也围过来,关切问有没受伤?
小伞兵,你们飘啊飘啊去哪里?是不是要把蒲公英的种子撒到蓝天上?
蒲公英是野外常见的植物,他们播种的方式很特别,靠风把轻飘飘的种子带到远处,难怪说有风便有希望——风之谷的娜乌西卡。
老二扛起竹竿,帮老六晾衣服,老大的一旁吹笛子。有点神似:大王叫我来巡山,咿呀咿呀哟……
啊,肚子饿啦。坐在蒲公英原野上吃饭,真好吃!咕嘟,老五喝了一口凉水。
春游的必备环节——野餐。
即使平时不好好吃饭的孩子,野餐也会吃得津津有味。有点像小时候不喜欢喝凉开水的我们,却对矿泉水情有独钟。这就是包装吧,以神的名义,哦不,以塑料瓶装的名义,水突然变得好喝。饭团也变得好吃起来。
吃完饭,大家在原野上做起了游戏。
今天真是一个好天气!
这围成一圈,是什么游戏呢。我玩过游戏不多,不过,百度上有很多,有时出游活动时多教孩子玩,一个呢,玩游戏孩子肯定很高兴,一个呢,孩子玩得多,容易活跃气氛,以后上学课外活动,孩子容易融入群体,且有不少游戏活动经验,也容易带头组织,最不济可以教同伴怎么玩游戏是不。
春游,确实是很好的活动。前面说过很多春游的好处,很多东西是潜移默化的。在学校式教学中,孩子确实可以更高效学习知识,而春游会是很好的放松游玩方式,不经意间还可以学到很多课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