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想过很久怎么才能算一个艺术家呢?画的好?作品很值钱?名满天下?在艺术史的长河当中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人依然会被历史所淘汰。生前默默无闻穷困潦倒的,死后成为名满天下的艺术家是一种常态。但是那些一直默默无闻,自以为在追求艺术的人,也并不能一直用“自己生错了时代”,“作品太超前,世人不懂而已”之类的话来自我安慰!可能真的你就是一个庸才,并没有什么超长于其他人的艺术家。
在思考什么是艺术家的同时,无数次扪心自问为什么画画?为了当艺术家这个目的而画画是不是太功利?你想画出什么画呢?写实的还是抽象的?你要通过什么媒介来表达自己的画呢?油画布?宣纸?电子显示屏?旧问题没有想明白,新问题却一个接一个冒了出来,不得其解。
再往后退一步回到最初的情况去想,是为了考大学吗?从开始学画画时起就不是。是兴趣爱好吗?起初可能是,但值得怀疑,和废寝忘食的玩游戏比起来,画画所花费的精力不值一提。那画画是为了赚钱吗?到目前为止我也没通过绘画赚到过钱。那究竟为什么我还要一直的画画呢?
是表达的欲望,绘画承载了我内心精神世界对外具象化的表达,通过自我内心精神对外的表达而取悦自我,每个人都需要将自我内心的世界的情感发泄出来而获得快感,每个人发泄的渠道都不相同,社交,运动,旅游,阅读,写作,唱歌,跳舞等这些众所周知或其他一些隐密不为人知的癖好。而我取悦自己的方法就是画画,随心所欲的画画。

《流民图》局部 蒋兆和
写实的绘画是变现人们直接本真情感的绝佳表现形式
从我学画开始,每一个老师都会对我说你要这么画,要那么画,不能随便画,你又不是画家,你要是成为了画家就算随便涂几笔别人也会觉得是艺术,但你画画是为了高考,是为了赚钱,你必须这样画,那里必须这样改...每次我都在想你所教我的是为了应付高考,是为了赚钱,但我想成为艺术家,我不为高考不为赚钱,是不是可以随性所欲的去乱涂乱画,我想为表达自我的内心而画画,我要为自己而去创作。技法的提高是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特定的方法刻苦训练而实现,但追求自我表达是需要用一生去追求的事,除非一个人停止思考,要不然就会有无数的情感涌现出来,塞满你的脑袋,让人在这世界上时刻忍受着被情绪堵塞头脑而产生的偏头痛。绘画是一个突破口,让你的脑袋不被你的情感思绪所撑破,一件事能用一生去追求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它让你免受偏头痛所产生的痛苦。
现在似乎答案已经揭开,我为什么要画画,我所追求的艺术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内心的表达,为了取悦自己。我会因为到死也没能创作出能表达自己内心的作品而难过,但我不会因为没有得到名和利而难过,也不会因为追求名利而去对自己做什么妥协。我想很多伟大的艺术家也是这么认为的,宁愿在贫穷中渡过一生,也不愿对市场,对世人做出任何妥协。
常常有人跳脚质问:艺术家不用吃饭吗?我想艺术家可能真的不用吃饭,而且这个时代会饿死谁呢?时代可能变了,艺术家都变得有钱了,但那是因为市场环境变了,资本的施舍多了,绝对不是艺术变了,仍然有人在做着一些反市场的作品,但这个时代市场比以往都要狡猾,那些反市场的艺术资本会招安它们,诱惑它们,通过花言巧语将反市场的作品变成市场的一部分,从而成为他们的资本玩物。
艺术家应该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追求自我表达是一个艺术家的基本素养。财富,名声这些是追求自我道路上所得的副产品。也许运气好,你所表达的东西很早地就被世人所接受,名利双收。也有可能生前不被重视,死后大放异彩。但大多数人生前死后都不被人所重视,最后湮灭在时光之中,在此之中一定有无数位顾恺之,无数位达芬奇,无数位吴道子,无数位佚名连作品都没有留下,他们一定创作出许多表达自我内心情感的旷世奇作。

杰克逊·波洛克某一个编号的作品
肆意的挥洒颜料,觉得没什么,又觉得有点意思,反正艺术家自己感觉到了无拘无束的快感,这有什么意义呢?就好像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当一个画家遇到了一个阴雨天,心有所动,想起了小时候的某一个放学的雨天,没有带伞和一群小伙伴在雨中奔跑而感受到来快乐,他决定将这份快乐创作成一幅关于雨天的绘画作品。这是一幅带有快乐情感的雨天画作,然后将其展示出来。另外一天,当有一个观众看到了这幅快乐的雨天画作,触画生情,想到了另一个关于他的雨天快乐,与这幅画产生了共情,这幅画就承载了他的一份精神情感,这就是我觉得艺术品最重要作用——情感的共鸣,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
情感的表达方式有千万种,那么当你想表达心中愤怒的情绪时,你要怎么表达呢?你会嘶吼,你会摔东西,甚至打人,在极度愤怒的状态下人的手会不自觉地抖动,在这种情况下,人怎么可能平稳地握住画笔一笔一笔的安心绘画呢?他们会肆意地挥洒笔墨,用一些很刺激的颜色,不会顾虑画面里的一些美感关系,纯凭着感觉走。此刻你试着在脑中想象一下,一幅表情愤怒的男子凶像和一幅用鞭子疯狂抽打出来的画作,哪一种更能表现出愤怒的情感呢?这没有标准答案,但能肯定的是两幅画都能勾引起愤怒的情绪,而且说不得直接用鞭子抽打的画面更具有愤怒的感觉。
心理学已经证实画面中的线条,形状,颜色能够反应出人们不同的心理,直线很理性,曲线很优美,绿色代表有毒,恐怖,也代表大自然,清新。红色会让人激动,也会让人感觉到危险。脱开具象的物体纯粹的通过视觉符号来进行表达,人们叫它"抽象",但它是情感的本质。
上帝说要有光,世间便有了光,但是人类杀死了上帝,人类对信仰开始祛魅,人们开始探索自我的精神世界,不再停留对上帝创造的事物上,世间万物以及光。人们开始遵从内心的自己,不在屈服上帝的创造,人们开始抛开具象实体的事物去直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一切自己说的算,他们肆意地去挥洒,在画布上去创造自己的规则,他们就是自己的上帝,他们创造了属于他们的世界,在他们的世界中出现了那个世界的亚当夏娃,越来越多的世界越来越多的亚当夏娃,这不就是现在真实的世界吗?不同群体的人都圈养在他们自己的世界之中。一个真实的世界,无数个虚幻飘渺而真实存在的世界。

《吶喊》爱德华·蒙克
具象的惶恐呐喊表情加上表象形式扭动线条的心理特征,给人双重的惶恐心理
我们再从头理一遍,在西方近代美术史上有两个重大节点,也是人们熟悉度最高的两个时期,文艺复兴与印象派,在这两个时期之间也确实出现了一些很伟大的艺术家,但都是沿着文艺复兴所开创的道路向前行走,直到无路可走。印象派出现之后,这条无路可走之路直接被弃用,时代开始转向另一个方向,开辟另一条道路。文艺复兴时人们开始从宗教走向科学,人们研究人体结构,研究自然界中的透视,研究光影,人物姿态与构图等。画面的视觉语言都在研究和探索真实科学的世界。到了印象派人们开始追求表达自我,研究艺术表现的边界,研究笔触,颜色,形状本身所表达的情感,画面开始变得越来越抽象,人们不在乎具象的物体,只为找到一种可以表达出自己情绪状态的方法,他们不断地提出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观点,并表达出来。
科学发展,社会思想的变化也影响着艺术的方向。中世纪文艺复兴前艺术服务宗教,那时绘画多是以宗教为题材,而且绘画构成和人物表现方式被规范化,人物绘画并不是按照人体结构绘制,而是按照一代又一代前辈教的规则进行绘画,圣母要怎么画,天使要怎么画。直到文艺复兴后,人们开始研究人体结构,客观理性的去研究世界。到了印象派初期,科学的发展让艺术在客观理性的道路上走到了尽头,因为摄影术的诞生,让写实艺术家突然失去了绘画的信仰,照相机咔嚓一下就能拍出一张绝对写实的照片,那写实绘画还有什么意义呢?这种信仰的打击类似今天ai绘画的诞生对现在绘画届的影响。人们开始对自我表达进行探索,这就是印象派,前期印象派依然是通过描绘现实世界来表达自我,到后期变成只是参考现实世界来表达纯粹的自我,接着人们抛开现实,通过线条,形状,颜色来直接表达自我情感,绘画就变得越来越抽象。人们也不断地在探索表现形式的边界。
没有多久他们发现有意识的去通过某种形式表达自我内心其实也是上帝所创造的,人本身就是上帝所创造的,那么人类的情感,人类该如何思考那也是上帝早已设定好的事情,如何彻底的脱离上帝的控制呢?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出现,如果意识都没有了,就不存在受上帝的影响。为了挣脱思想的约束,表达纯粹的无意识绘画,人们将颜料肆意地挥洒在画布上,让其自我流动生产画面,形成完全不受人为控制的绘画,在其中寻找某种自作多情的情感。
现实和抽象就像绘画的两极,人们在其中徘徊,你可以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视觉表现,但是你不可能再创造出一种维度来表达绘画。于是有人说绘画死了,人们不再好好绘画。于是现代艺术来了。

《木石图》苏轼
苏轼唯一的存世画作,中国文人画的典范,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随心所欲的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中国文人在朝为官不需要靠画画来过日子,琴棋书画从一开始就是情感的寄托
现代艺术脱胎于绘画,但绘画不代表现代艺术,杜尚和小便池的故事是现代艺术的开端,现代艺术打开了人对这个世界的思考,现代艺术需要人们自己去参与,去思考,每个人的感受会不一样,你在作品中感受到了什么,现代艺术就是什么。我有一件作品,将秋天落下的梧桐叶收集起来,然后再一片一片的粘贴到光秃的梧桐树干上,在一个展厅里你看到了我的这件作品,四周是其他艺术家的作品,我的作品摆在一个比较大的区域,四周被警示条拦住,你站在警示条外望着我这棵树,你心里在想这有什么意义?可能你觉得这有一点意义,也觉得没有。你可能会联想起一些事情,并赋予其意义。这一个心理变化就很像现代人,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又觉得人生可能有点意义吧,每天都在思索生活的意义。每个人都有对生活的理解,但彼此之间觉得对方的生活毫无意义。而且我根本就没将这件作品创造出来,它只停留在我的一个想法中,但是有没有这样一件事物它又有什么区别呢?《蒙娜丽莎》你也没有真正的看见过,但你也从没去怀疑过它的存在意义。
2021年突然冒出来一种全新的艺术交易模式,叫NFT。2021年年初,突然艺术圈就炸开了锅,一位我关注了几年的一日一练数字艺术家,将自己过往每一天的练习作品打包进行拍卖,拍出了天价,整个艺术圈和金融圈都轰动了。数字艺术家所做的艺术品没有实体物件,只要有网络你就能欣赏。但根据现代互联网的区块链概念,这位艺术家将自己的作品的拥有权拍卖给了一位收藏者,这位收藏者手上没有任何实体物件,而且他也不是唯一能够欣赏这些艺术品的观众,他只是单纯地拥有了这些艺术品的拥有权,即使他手上关于这些艺术品的任何实物都没有,未来他还是可以将这些艺术品再拍卖给另一位收藏者。

《构图八》 康定斯基
抽象几何图形剥离了人类直接的情感,艺术家拒绝单纯的情感表达,而勇敢的去探索符号在人心理中可以起到什么心理作用
更离谱的事情是实体艺术品经过NFT拍卖后,将实体直接烧毁,收藏者也依然拥有艺术品的拥有权,不影响他下一次转手拍卖。艺术品的金融理财属性完全被单独剥离出来。有一道辩题是这么说的“如果艺术馆着火了,你是先救猫还是先救世界名画”,现在这题就好解决了,应该救猫,蒙娜丽莎被烧了,那罗浮宫依然保留它的拥有权,罗浮宫如果缺钱了还可以将蒙娜丽莎的拥有权单独拍卖出去,只不过另外要加一个附加条件,竞拍者必须同意蒙娜丽莎永远摆在罗浮宫才有资格参与拍卖。
NFT是一种金融交易手段,它不代表艺术,真正的艺术是那些被拍买的艺术品本身。但NFT烧画这件事本身也非常的行为艺术,NFT让人重新思考艺术究竟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这种艺术品与金融过于亲密的行为,我是反感的,数字艺术品就应该属于每一个可以上网的人,大家打开手机打开电脑喜欢一幅画就可以下载到自己的设备里欣赏,这是我所崇尚的互联网精神。
除了资本之间的交易,很多时候人们也都只是以自己的方式消费艺术,而不是体会艺术本身的内在情感。人们八卦艺术家的故事,分析艺术品的技巧,探听艺术品的价格。不同的人对待艺术品的方式各不一样,这些都算是艺术的用途吧。但我觉得艺术最大的用途还是那个:艺术承载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的需求。
在我看来伟大的艺术品就是那些能够承载人们内在情感的外在物体,一花一草,一块石头,如果能承载你的情感,你都可以拿回家收藏起来,当艺术品。很多人也是这么干的。我讲究对艺术的顿悟,某时某刻某一个物品直接击穿了你的心灵,我觉得这是欣赏艺术最美妙的时刻。胜过那些能把艺术家故事倒背如流的说书人,胜过那些对技法了如指掌的工匠,胜过那些家中收藏艺术品堆积如山的资本。艺术就是艺术,孩童时期,我们本来很懂得外在事物与自我情感的共情,只不过后来我们长大了,忘却了。虽然这是生理与心理的必经之路,但我觉那份真挚的感情是不会被遗忘,只是被埋藏在了心中。

科特维克广播电台 朱利叶斯·鲁特曼
现代建筑与现代艺术一样,用几何形体去表现冷漠理性的功能
人们精神世界的追求有很多,对金钱的欲望也是人类最原始的欲望之一,艺术家当然也能追求。有钱的艺术家大有人在,特别是近现代开始艺术家就变得越来越有钱,艺术和商业走的也越来越紧密,在这个事事都讲究个产业的年代,艺术产业链已是非常完整和疯狂的。艺术家可以通过拍卖,画廊卖画,出席艺术活动,以及联名时尚奢侈品牌等手段获得丰厚的金钱回报。
在现代这个世界上无论创作什么作品都会有人喜欢,但是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能使作者本人感到满意呢?我尚未在绘画或别的艺术形式中寻找到随心所欲的快感,更多的是去思考绘画本身的意义,绘画无意义的虚无感总是会冒上心头。一个画家应该去思考他的绘画,而不是去思考绘画有什么意义,他们应该花毕生的精力去追求绘画,一个人开始去思考所做事有什么意义,那么他与所做的事将会越走越远。
可能这就是我画不好画的原因,我总是在思考我与绘画的关系,可能是因为没事可干,我才一直画画的吧,我对很多可以表达自我的事情都很感兴趣,比如写作,音乐甚至演讲,但人的精力有限,我的才华也有限,只好专注于绘画与设计。我要继续寻找,继续尝试,这也许就是我努力生活的意义。当我决定努力去成为一个还不错的设计师时,不再对绘画有明确的目的,我反而在绘画中寻找到了肆无忌惮的感觉,不再思考绘画对于我有什么意义,我为什么要去绘画,因为就是要画呀!
与其他人共情这就是艺术的作用,是艺术家为人类创造出承载精神世界感情的现实实体。音乐,诗歌,舞蹈,写作,影像等不同形式的艺术都能起到这方面的作用。人们在情绪波动时,想要表达出快乐或感伤都会不由自主的唱歌,舞动,或者吟诗,音乐,电影,或其他形式的作品都能与人产生共鸣。
大众情感体验是相同的,这个颜色和那个颜色配它就是美的,摆这个姿势它就是帅,这种旋律的搭配就时悠扬,电影按这个镜头拍可以表达出伤感的情绪,你只要把你的技术练好就行,这些都是一些前人已经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稍加练习就可量产。

《艺术家的大便》曼佐尼
将大便装在罐头里,卖黄金的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拍卖价格越来越高,这件事情不得不让人思考一下商品的价值和价格到底是什么
但人的情感可以用多少种方式去表达呢?跳脱现有的情感表达方式,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呢?你能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来承载人类的情感吗?我们从后往前看,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所以就产生了这也没什么了不起,某个艺术家一定是被夸大了的阴谋论,但我们试着想一想未来十年会流行什么呢?你能创作出一种新的视觉语言来代表今天这个世界吗?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发现了人类新的情感表达方式的,发现时代的情感,引领下一个时代的艺术家难道不配我们称赞一句伟大吗?艺术史值得为他们留下一笔。
不管是具象还是抽象,不管是实体还是虚拟数字,不管是哪种门类,不管是自我创造还是路边捡来的石头,商店买的商品,如果可以寄托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精神情感,那么它就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就算它不被资本所玩弄,不被世人所接受,任何一件事物都值得摆放在射灯下供人欣赏。

矩阵重复排列的几何图形让人感受到一种美感,美的形式有很多种,不单纯的只靠装饰
撰文:彬孺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