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沧海一笑
“老子打砖卖瓦,儿子不离窑门。”说好听点,这是子承父业,稍加现实地说,老子卖葱儿卖蒜,生活的路早己铺就,没什么可多想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这是无其它业可承,只能以此立身糊口,说明上一辈传承与子的就只能如此眼界和格局了。现今有一词,叫“拼爹”,乍听深念贬意,深思后便觉说这话人是恨之牙根发酸后发出的一声叹息。与其说这是一个“拼爹”的社会,优质的资源被优质的人群占尽,还不如说是出身血统纯正决定了以后人生的走向。当然,从历史的角度看,贵生而败家者比比皆是,但在今天这个科技变异迅速,稍不努力便可被掉队的时代,给寒门逆袭留下的机会微乎其微。殊不知,如今拼“爹”仅是表象,而其内在拼的却是从小教育的概念和成长的环境以及生活境遇的眼界,甚有可能是几代人的积累和传承。我们谈论婚姻,都爱说“门当户对”,其实际内涵并非单纯的物质对换原则,而是两人成长的大致背景相同下形成的“三观”相仿,才可偕首相进,否则便是同床异梦,如王宝强般(此人属狗屎运逆袭的典型),最终贻笑大方。无论你如何包装,但从小素质培育的烙印将陪伴人一生,不信就把两个来自不同阶层的人表面包装成一样,然后在一起吃顿饭就会发现很大差异,特别在细节上反应会十分强烈。有些潜移默化的东西是不经意自然就会流露出来的,伪装者只能自欺欺人。秦朝丞相李斯曾叹道:“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大意是说:人一辈子有无出息,是由所处环境决定的。
如此说,并不是寒门子弟无论再努力都无成长的希望,而是此种努力是一个漫长的艰苦卓绝的过程,甚至需家族几代人的打拼才可经输血式的转换方能修成正果,如改开以后,农民工进城,从一代苦力到二代打工的转换便是鲜明的实例。二代们出生、成长、生活在城市,早己根除了上辈的习俗,习惯了城市生活,原藉地成了一个不愿再提起的梦,如此在城市的底层如竹笋顶土般慢慢萌动发芽。此一定律不仅在人身上体验,就是在动物身上也可看到,不然那些在鸽市狗市上一些特殊品种的价格似梦般的突涨,究其原因,都在于“血统”这个搞怪的东西。
就说王思聪,如今是舞台上抖富最强的标杆,意气风发,呼风唤雨,左手敢炮轰俏江南董事长,右手敢起诉网易和搜狐,如此超大的能量完全来自于让年轻人创业不要急,先确定“实现一个亿”的小目标的王健林的站队,而王健林培育的正宗“血统”又为这个现实的社会“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血统的力量是可怕的,恐怕让创造了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的马克思他老人家都要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