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在古代,很多人都活得比较冷血,帝王之家更是如此。当年,北魏皇帝拓跋珪就制定了“子贵母死”制度,令人触目惊心。
其实,最先开此先河的,是汉武帝刘彻。而让“立子杀母、子贵母死”成为制度的,就是今天的主人翁拓跋珪。
翻开北魏的史书,一连串的关于“子贵母死”的记载,让人不寒而栗:
“道武宣穆皇后刘氏,后生明元……后以旧法薨”
“明元密皇后杜氏,生太武……寿常五年薨”
“太武敬哀皇后贺氏,生景穆……神䴥元年薨”
……
后世普遍认为,拓跋珪是在学习汉武帝,其实并非如此。汉武帝当年“立子杀母”的主要原因是担心少主在年轻时被母亲干政。汉武帝有此想法的原因之一,是看到了当年吕后干政的危害。
北魏建国前,拓跋鲜卑尚处于氏族公社解体时期,当时,妇女的地位还相当高。在鲜卑人的血液里,带着“母亲先于父亲”的基因。而北魏要想成为专制帝国,就需要实现“父子家天下”,对“母权制”进行挑战。这也是拓跋珪制定“子贵母死”制度的原因之一。再加上对中原历史的研究,让拓跋珪嗅到了外戚对于皇权的威胁。
因此,从拓跋珪开始,“子贵母死”制度已经成为北魏的惯例。这种冷血无情、毫无人性的制度对于加强皇权、维持内部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北魏皇帝在传位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出现大的争斗。
然而,可笑的是,这种制度也有极大的缺陷。比如:拓跋晃和元恂,这两位太子都死在了父亲的前边。儿子没当上皇帝,他们的母亲就白死了。
不得不说,生在帝王之家,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大多数帝王都是“身不由己”的。他们日日在皇权的争斗中担惊受怕,每天过着“惊弓之鸟”般的生活。他们没有亲情,没有朋友,彼此之间也没有信任,这也是我们寻常百姓家能够聊以自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