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小读书,第13篇,持续写,是提升写作的第一战略】
如果你也在读《被讨厌的勇气》,带着问题输入和思考的感觉真的很奇妙,
今天的打卡思考,不知不觉又过去一个小时了:
问题1:为什么青年会不幸?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他自感不善与人交往、自卑、不自信,想成为别人那样开朗的人,是他自己选择了“不幸”。不是因为他生活在不幸的环境中,或者是陷入了不幸的困境,而是他认为这种“不幸”的状态对他有好处,是他逃避、不敢走出内心舒适圈、不敢面对可能的不好结果的一种掩盖。
如果是我,首先要正视自己的这些问题,想想我真正在乎的是成为别人,还是做真实的自己。如同哲人所说的,重要不是被给予的是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别人再好也只不过是别人,做自己才会真正的快乐。仔细审视,说不定你所被给予的东西恰恰是你的优势,然后在合适的地方将它运用起来,何乐而不为。
问题2:为什么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不做出改变?你的情况如何?
大概是因为保持现状是相对比较轻松和舒服的方式,如果改变首先从心理上就会有畏惧心理,会遇到很多未知的困难,未来深不可测,改变充满不安,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而导致我们逃避和妥协。大多数人想走出舒适圈却又害怕未知,没有勇气迈开第一步。
之前的我也是如此,但好在遇到了位好老师,和同频的人一起开始改变。
问题3:小说家的故事你有什么启发,你想做出什么改变?如何做呢?
梦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而却因各种理由和借口迟迟不启动的情况我也有过,如同我想在自媒体上有个10w+的阅读量的梦想一样,却总是迟迟不开始写。直到最近才真正开始了日更之路。梦想总是要有的,说不定真的能实现呢?先为自己写作,在输入中思考后输出,持续写作,与一群志同道合之人,相互鼓励前行,定会拨云见日。
问题4:读完第一夜,你有什么想对青年人和哲人说的话吗?或者对自己说的话。
问题5:写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1、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
2、假若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
3、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4、如果要改变对世界或自己的看法(生活方式)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5、你依然是你,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
6、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问题6、读完这部分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决定自己人生应该怎样过的是自己。悦纳自己,勇敢地去选择新的生活方式,去改变。我已经逐步走出了舒适圈,未来即便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走过便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