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版本:1.8.2
调研环境:IOS
【网易蜗牛读书】是网易在2007年2月推出的一款图书类APP,它“致力于为热爱阅读的用户提供沉浸、简洁的电子阅读体验,并希望与用户一起构建起立体化、全方位的移动阅读社区,满足不同阅读层次用户的个性化阅读需求。”
亮点
1. 每天免费读书1小时,提倡轻阅读;
2. 与朋友共读一本书,一起分享阅读乐趣;
3. 用户阅读过程中可以随时问答讨论,增加对内容的理解;
4. 2000+专业领读人个性化推荐20000+好书,满足不同用户阅读口味。
用户——场景——需求
从百度指数查看从2017年2月到2018年10月的人群画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书,【蜗牛读书】的整体用户群以30~39岁为主,男性用户居多。
然后使用百度指数的“需求图谱”,查看相关关键词:
翻看了2018年一整年的相关关键词,把其中与【蜗牛读书】重名的和一些无意义的剔除后,得到以下关键词:12306、斗鱼、虎牙、优酷、爱奇艺、邮箱、阅读、音乐、微博、QQ、bilibili、网易公开课、4399、腾讯视频、豆瓣阅读、微信读书、nba、世界杯、熊猫TV、电影天堂、汽车之家。
可以看出,搜索【蜗牛读书】的人大多是有一定空闲时间,互联网泛娱乐的用户。另外还有坐火车的人(12306)、从其他阅读软件迁移过来的人(豆瓣阅读/微信读书)。
在使用APP一段时间后发现,【蜗牛读书】里的书都是出版读物,内容涵盖名著、青春、漫画、心理、历史、科普、外文原版等等,大部分都是有一定深度、有一定阅读门槛的书。另外,APP内没有广告,只有推荐书籍的引流。
最后在微博里搜索关键词,发现大部分用户都是有目的去阅读、对书籍有要求的用户,他们渴望读好书,从书籍中获取真知,并且产生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综合以上所有分析,可以梳理出【蜗牛读书】的主要用户及其场景: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蜗牛读书】满足了用户想多看书、想看好书、想与人交流的需求。
业务形态
作为一款图书类APP,【蜗牛读书】的核心功能还是阅读,辅以问答、书评、共读等功能,其业务形态如下图所示:
业务流程
绘制核心业务流程(因为问答、书评、共读不是核心功能,在此处省去):
功能架构
梳理整个产品的主要功能架构:
从功能架构可以看出,【蜗牛读书】保持着简洁的风格,不堆叠花里胡哨的小功能,而是在保留基本阅读功能和一些亮点功能的情况下,鼓励读者多与他人交流,并且进行深度思考。
数据表现
抓取【蜗牛读书】“在读榜”和“新书榜”第一名数据:
从上图可以看出,“新书榜”第一名有1.2万人的在读量,而“新书榜”第一名只有4000+的在读量。作为对比,【微信读书】首页推荐的一本书有6.5万的在读量。可见,【蜗牛读书】还是一款比较小众的产品。可能原因有:
1. 【微信读书】比【蜗牛读书】早两年发布,有一定的读者基础;
2. 【微信读书】的书籍种类更加齐全,书库更加丰富。而【蜗牛阅读】则专注于出版图书,对图书有一定门槛,目前仅有20000+册书;
3. 【蜗牛读书】采用买书或者买时长两种盈利模式,且全场图书无一免费,这是一部分人还不可接受的。
功能迭代
在七麦上获取历代版本信息,梳理后得到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蜗牛读书】的更新不太频繁,基本保持2月一个版本的速度,平时的小修补除了修复bug就是书库的更新。在上线之后,首先更新的是“写书评”和“领读人”的功能,这是因为APP的初衷是想打造一个立体化阅读社区。而之后的更新优先上线了一些亮点功能,比如“问答”和“卷轴阅读模式”,然后再把已有功能逐步优化。可以看出,【蜗牛读书】的迭代思路是先把功能点铺开吸引流量,然后再迭代留存。
用户增长曲线
结合功能迭代路径和下载量可以得到用户增长曲线:
从增长曲线可以看出,除了2017年5月初有了一波爆炸式增长,【蜗牛读书】的下载量大体平稳增长,有点类似社交类产品的增长曲线。而2017年5月也是第一个更新1.0.2上线前后,可见“书评”这一功能还是有一定的需求,也说明蜗牛团队的决策正确,迅速找到了优先级高的需求。
运营路径
综合微博和网络搜索,整理出【蜗牛读书】至今的关键性运营如下:
从以上分析可知,【蜗牛读书】的运营活动以节假日为依托,在不同节日都能推出相关主题的活动。活动内容基本以抽奖为主,形式比较单一,且没有头部明星流量,而是专注于一些文化界人士的活动。这些一方面是由于APP想打造一个沉浸式阅读体验的环境,一方面专注于文化界也能体现自己有深度和专业性,这也说明【蜗牛读书】是面向有阅读深度的用户。
再把运营路径对应添加到增长曲线中:
从上图可以看出,【蜗牛读书】的每次活动基本都能带动下载量增长,其中最为明显的是2017年4月22日的“世界读书日”活动。该活动配合1.0.2版本的更新,成功引爆了一次热度的传播,给APP奠定了第一批的用户。从发布以来,整个APP整体上保持一定的更新速率和活动密度,拉动下载量稳步增长,可以看出制作团队没有急功近利,而是抱着对产品负责、对用户负责的踏实的态度去做这款产品。
结论
综上所述,【网易蜗牛读书】是一款专注于精品出版书和深度阅读的图书类APP,它针对的是有一定文化层次和阅读深度的小众用户。它有着简洁的界面、不冗余的功能,让读者专注于阅读。同时鼓励读者与他人分享心得,挖掘内涵、促进理解,搭建了一个能与他人的灵魂交流的立体化、全方位阅读社区。但是,相比于其他同类APP,【蜗牛读书】的书籍偏少,且全场收费的模式还不能让所有人接受,这也是APP数据表现不及其他同类APP的原因。好在制作团队没有追求过分追求利益,而是不骄不躁,保持初衷稳步迭代和运营,认准了其核心用户和小众市场。从APP的用户反馈中也可以看出,评价呈两极化分布,分数不是一星就是五星,而且其核心用户的忠诚度比较高。
当然,【蜗牛读书】这一股“清流”能保持初心,和网易整体的战略布局也分不开,网易旗下另外一款图书类产品【网易云阅读】走了另外一个路子,囊括海量书籍和各种玩法,负责“在外”与其他同类APP竞争,所以【蜗牛读书】才能得以“在内”守得这“一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