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四篇关于冥想及感受的文章。自控力本周的周作业是冥想之体验,这不是第一次让我们练习冥想并写出冥想之体验。
自控力读写训练营很是贴心,总是能在多方面照顾到学员的感受。考虑到只是写作容易枯竭。没有读书的输入,持续的写作输出只是水中花,镜中月,所以训练营安排我们读写同行。
通过推荐书一起阅读,分享读书体会,通过领读官早晚的领读分享读书心得,让学员形成一个读书和读书分享的氛围和习惯,在潜移默化中,让读书,写作融入到你的血液里,当它们已经慢慢成为你习惯的一部分,对自控力的启动就会越来越少。
当学员因为各种问题,各种压力,被各种情绪控制时,或者面对各种写作困惑,写不下去的时候,又会定期安排一些写作分享,冥想练习,挖掘学员特长做专业分享等等各种微课,让我们定期排解和释放压力。
冥想对于我已经不陌生。通过冥想,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当冥想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和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是怎样一种体验?
不再受时间的制约
我变得不再挑剔时间,清晨,中午,傍晚,夜晚,以及白天的每时每刻,都可以为我所用冥想。
当我累了,疲倦了,困乏了,或者开心激动,我都会去冥想。冥想和心情无关,高兴与否,沮丧与否,都会去冥想。
不再受地点的制约
原来的我冥想时总会对外界环境有一个强烈的要求,一定要在一个安静,干净,清爽的独立空间里,自己一个人冥想。
现在无论是个人,集体冥想,还是跨地域的隔空冥想,还是安静或者嘈杂的环境,我会全然的接纳和融入,不再评判外面的世界和环境如何,而是专注在自己本身。
不再受形式的制约
原来以为只有打坐才是冥想。现在发觉,很多都处在冥想之中。
独自安静的打坐是冥想;专注于瑜伽体式,意念和呼吸,是冥想;集体瑜伽唱诵,一起诵经是冥想;根据自然的声音,做声音的导引连接也是冥想。
不再受结果的制约
原来冥想时总是希望专注,集中精神,不要想七想八。希望自己能有越来越深的体验,希望一次比一次有好的结果,有变化,有进步,这样才是学习正道。
现在,冥想就是冥想,不追求任何结果和体验,只是此刻,安驻当下,和自己待在一起。不再关注冥想后会发生什么,体验到什么。
冥想时,我感受到了什么?
冥想时,虽然让我们放空,不要乱想,去感受连接,但是对于一个初学者,或者很难专注的人来说,很难不去乱想。
而且有趣的是,越让自己不去乱想,各种想法,念头就会来得更多。
原来我不去冥想时,从来不知道自己有如此多的,如此烦乱的想法和念头。原来静下来后,自己是如此烦躁不安。
原来最难相处的,最难面对的是自己。一旦把忙碌的外衣解开,揭开一个个保护层,自己竟是如此害怕面对自己。
慢慢学会把念头的潮起潮落当成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念头来了就来了,看着它,不要评判它,也不要自责自己为什么会走神起念,把自己拉回来,它就会过去。
再跑,就再看,再抓回来,它总有玩够了的时候。如果发现你对它不再关注,不再在意,它会慢慢无聊得不想再玩了。
冥想后,我的变化是什么?
切换角色,转换思路的速度快了许多。一旦开始,能快速进入冥想状态,放下刚才想的一切,只是安驻在此刻。
因为冥想,专注的能力大大提高。专注在自己的事情上,不知不觉时间过得飞快,身体却没有觉得累,没有觉得受苦。
觉察和感知自己的能力更强。冥想让我不得不时时内观,内求,剥开自己。也正因为如此,我一点点看到了自己情绪变化的轨迹。
当我爱上冥想时,当冥想已经成为习惯,我对萨古鲁曾经说的一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
To be well being, in is the only way out.
唯有内求,方知幸福。